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大学子三下乡:走进大国重器,感受工匠精神

2023-08-13 浏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增强社会实践体验,明确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动力,2023年7月10日-16日,在指导老师王德佳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走进大国重器,感受工匠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山东临沂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image.png

实践队师生抵达山东临工合影

了解企业历史,传承创新文化

实践队员到达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后,召开“临工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临工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对实践队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在企业,实践队员接受山东临工企业文化培训,了解到50年来,临工从一家小小的国营机械厂,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发展成长为世界工程机械50强,真切感受到一代代临工人的艰苦奋斗、无私无怨的品质和勤奋敬业、忠诚奉献的精神。


image.png

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与实践队员沟通交流

image.png

实践队员接受临工企业文化培训

走入机械企业,学习专业知识

山东临工精益求精地专注于装载机、挖掘机及道路机械三大主机业务,深耕关键零部件核心能力建设。实践队员学习驱动桥、装载机和挖掘机结构与原理等专业知识,了解临工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生产的系列产品,通过与部门人员亲切交流,更深入地认识机械行业的发展和前景,对学科专业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image.png

实践队员学习专业知识

image.png

实践队员和企业职工讨论交流机械行业发展

参观精益工厂,感受工匠精神 

在企业,实践队员先后参观了科技展示中心、道路机械车间、驱动桥车间、总装一车间、挖掘机事业部、临工智科以及临工博物馆。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亲眼见证了临工的平地机、挖掘机、压路机、装载机等先进工程机械的生产过程,感叹临工现代化精益生产车间的高效性和科技性。

image.png

实践队员参观临工生产车间

在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队员们了解到山东临工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办人邱峰,自学掌握进口数控设备维修技术,尤其是在电子设备硬件故障诊断与维修方面,彻底打破了国外专家的技术壁垒,带领团队研制重载越野AGV,填补了复杂路况及大重型件远途运输AGV的国内空白。从邱师傅身上感悟到临工的工匠精神,临工人的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坚韧意志。

image.png

实践队员参观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理论指导实践,体验实战操作

在临工实训中心,实践队员分别对挖掘机与装载机进行绕机学习,在培训老师的讲解下,深入学习了解挖掘机和装载机的结构、核心配件、运作方式、各系统工作原理以及两者区别。在老师的指导下,实践队员亲身实战体验,进行了挖掘机的基础操作,体验到课堂之外的乐趣。

image.png

实践队员进行挖掘机实操

通过走进“大国重器”,加深了实践队员对当前国内外机械制造技术的认识,拓宽专业视野,直观的感受专业的行业现况与发展前景。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实践队员将铭记光辉历史,把革命先辈的宝贵精神转化为自己的责任担当,勤于实践、砥砺奋斗,立志传承好工匠精神和优良传统,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方标嘉
相关文章
陕西工大实践团走进富平 120 师誓师旧址

陕西工大实践团走进富平 120 师誓师旧址

七月流火,初心滚烫。7 月 20 日,陕西工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 三下乡实践团一行,踏着先辈足迹奔赴陕西富平八路军 120 师誓师旧址。在这片镌刻着民族抗争史诗的红色土地上,青年学子以崇敬之心触摸历史温度,以赤诚之志传承革

探访杨家庄兵工厂遗址:陕西工院青年学子在红色热土上

探访杨家庄兵工厂遗址:陕西工院青年学子在红色热土上

杨家庄位于左权县芹泉镇,村庄依山傍沟而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9师于1937年11月率先在杨家庄建立了“炸弹厂”,成为八路军开辟时间最早、建成规模最大、武器制造最完备的兵工厂,在抵御日寇侵略的峥嵘岁月中,该厂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铸就了传之

“时光印记,温暖相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南

“时光印记,温暖相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南

为响应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部署,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桑榆影忆,岁月共话”实践团于2025年7月27日赴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南程村开展以“时光印记,温暖相伴”为主题的助老公益摄影活动。通过为乡村老人拍摄高质量生活影像,弥

“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实践团:中条山之行悟

“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实践团:中条山之行悟

为深入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27日,材料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来到了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云雾缭绕的中条群峰,在抗战的岁月里,是战士眼中家的方向,也是誓死捍卫的防线。它不再仅仅是自然的造物,更升华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情麦脉实践团:探寻关中麦作文化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情麦脉实践团:探寻关中麦作文化与

近日, 为深挖关中麦作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共生逻辑,引导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感悟中华农耕文明根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情麦脉”实践团深入关中杨凌、宝鸡、铜川、西安四地开展专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