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2023年7月24日至8月2日,长安大学“黄河科考,强国有我”暑期社会实践队跟随黄河科考下游队赴黄河下游河南、山东两省开展了为期11天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学考察。此次实践围绕黄河下游流域大型洪灾、水资源利用、河口生态、土地利用等问题开展实地考察与调研。
![]()
实践队员合影
黄河下游水沙关系不协调,存在泥沙淤积、河道摆动、“地上悬河”等诸多新老问题,加之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游地区极易发生大规模洪水灾害,其严重威胁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调查黄河下游水沙治理与防洪现状,7月24、26日及8月1日,实践队在黄河科考队白波教授的带领下,前往黄河水利委员会三门峡库区水文水资源局、河南黄河河务局开封黄河河务局、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黄河河务局,针对黄河干支流水沙治理、河床河岸演变、水库调度、水资源利用、水文测报等工作进行调研,并就其工作经验及新老仪器设备使用等与相关负责人开展座谈交流。7月24日和25日,实践队先后前往三门峡大坝、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考察调研黄河下游重大水利工程的在防洪调水、电力发电、调节水流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对这些重大水利工程的考察和调研,实践队员切身感受到国家在改善黄河水沙关系、提升沿黄地区应对各类灾害能力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认识到要加强对长期气候变化、水文条件等问题的科学研究,完善防灾减灾体系,除水害、兴水利,全面提高沿黄地区应对各类灾害能力。
![]()
科考队与与黄河水利委员会三门峡库区水文水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座谈
![]()
科考队员在三门峡大坝调研
![]()
实践队员同科考队实地考察小浪底水文监测站
古黄河河槽背河洼地涝碱灾害严重,冬春季盐碱遍野,夏秋季积涝难排。洪水退去后,面积广大的黄泛区黄沙漫漫、寸草不生,人民生活极为困苦。1949年8月,党中央决定在黄河中下游修建引黄灌溉济卫工程,于1952年4月12日成功开闸放水。也正是从这一天起,该工程有了一个新的响亮的名字——人民胜利渠。
为了解人民胜利渠的建设历程和黄河治理现状,7月25日,实践队员随科考队员先后参观了毛泽东主席视察人民胜利渠纪念馆和人民胜利渠展览馆,重温了党领导人民克难攻坚、引黄治黄的奋斗历程。在近70年的引黄治黄实践中,人民胜利渠利用渠灌、排水、泥沙处理、井灌四部分组成的灌区工程体系,充分利用黄河水沙资源,对灌区的洼碱荒地和低产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良。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实践队员直观深切地感受到老一辈治黄人不畏艰险和顽强拼搏的渠首精神,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更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努力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建设绿水青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
科考队员在人民胜利渠合影留念
![]()
科考队员在毛主席视察黄河休息室合影留念
![]()
实践队员随科考队员参观人民胜利渠展览馆
长期以来,人类活动对黄河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湿地退化、植被减少等问题影响了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为了改善黄河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性措施促进生态平衡的恢复和维护。
为调研黄河下游典型湿地环境与生态保育现状,实践队于7月27日-28日和7月31日先后在柳园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自自然保护区开展实践调研。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实践队员看到我国在黄河生态治理工程上做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累累硕果,深刻意识到我们青年奋斗者应该树立志向,在时代洪流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同时,要不畏艰险,翻山越岭地追寻梦想,为我国伟大复兴的实现贡献一份力量。
![]()
实践队同科考队考察柳园口湿地生态
黄河三角洲及其入海口具有独特而复杂的地理环境,既有丰富的生态宝藏,同时也面临着生态保护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平衡问题。近年来,黄河入海口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日益改善,面积和河口形态趋于稳定,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稳定性产生了积极影响。
为进一步了解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工程技术、河口生态保护等情况,7月31日-8月1日,实践队通过座谈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先后在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和黄河入海口开展了调研。科考队员与实验室相关责任人就盐碱地种植评价分区、数字化种植管理、重盐碱地土壤改良、耐盐作物种植技术和盐碱地水环境过程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通过考察调研,实践队员深刻意识到农业技术在现代农业中重要的作用,新型农业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等方面有显著效果。在抵达黄河入海口的过程中,途经鸟岛、舟游白鹳湖、黄河故道·天然柳林、鸟类科普园、泥滩捉蟹等地,实践队员也切身领略到当地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切身体会到绿水青山才是真正的金山银山。
![]()
实践队员参观黄河三角洲高盐碱大田实验基地
![]()
实践队员在黄河入海口合影留念
长安大学赴黄河流域“黄河科考,强国有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于8月2日圆满结束。通过此次实践考察,队员们加深了对黄河下游地理概况的认知,了解了黄河与华夏文明的密切联系,尤其是通过考察黄河防洪问题及三角洲开发方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实践队们表示,接过保护黄河的历史接力棒,传承好前辈们的精神风范,以锲而不舍的意志和脚踏实地的状态扎根保护黄河的第一线,让美好的青春年华在祖国的壮丽河山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