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同语同音·同心同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怀揣推普初心,坚定理想信念,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奔赴基层一线,以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丝路书香润乡工程“:共上推普课
在喀什市亚尔库勒贝希4村和央布拉克11村村支部开展的“红领巾小课堂”推普活动上,志愿者带领孩子们朗诵《少年中国说》《论语》节选。团队成员通过宣讲生动的传统文化故事,引导同学们成长为当地传统文化的讲述者、传承者、传播者,让他们一言一行影响身边的人,用一点点普通话的光芒照亮身边的人。在普通话科普课堂上,孩子们踊跃发言,教室里其乐融融。
此外,实践团还在喀什市文化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市民讲解普通话的基础知识。
队员和央布拉克村的孩子们骄傲地展示出他们的实践成果
队员们在喀什文化馆向当地居民讲述普通话学习经验
“乡村语言铸魂工程”:共谈普通话
实践队分别前往喀什地区团委、市团委及地区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分享交流团队在喀什的研学成果,并进行工作汇报,汇报得到了相关领导的支持。
同时,实践队拜访了当地民族团结模范—比丽克孜·斯迪克,和比丽克孜奶奶了解当地普通话的推广情况。
队员向喀什地区团委汇报工作、交流经验
“归雁逐梦起航工程”:厚植国家情
实践团队前往新疆喀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参观学习,由当地党委宣讲团沙带提·巴吐尔老师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讲座。成员以讲座、现场教学和实感体验的形式,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爱国感恩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等。
在喀什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听民族团结红色讲座
“返乡探访疆音工程”:深入走访调研
实践团队来到喀什古城邀请市民进行普通话水平调查问卷,深入了解了当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使用情况和学习需求,帮助市民了解更多的普通话相关知识,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和重要。
此次调研,入户走访300余户,走进商户300余家,线上线下直接或间接服务人数超10000人次,填写问卷近7500份,为后期数据分析打下基础。
队员们在喀什古城调研景区普通话普及程度
队员前往央布拉克村进行传递爱心捐献活动
“精准帮扶智心工程”: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期间,正值高考志愿填报。实践团队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积极联系咨询各个招生办、查询相关信息,客观分析各个大学以及专业的利弊和优势等,帮助当地学子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且理想的学校和专业。
队员和亚尔库勒贝希村高三毕业生共同商讨志愿填报对策,同时调研家中普通话普及情况
(文/艾力飞热提江·木合塔尔、阿依迪娜·海拉提、日孜完古力·赛都拉 图/霄柯娅·肖克来提、黄晓苇)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