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凉山很多地区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务工。这导致凉山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他们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假期活动单一,部分孩子无法独立完成假期作业,他们的爷爷奶奶文化水平也比较低,无法为他们提供学业上的帮助。为了给留守儿童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完成假期作业,“大学生返乡陪伴留守儿童”项目孕育而生。
该项目是福慧教育基金会资助的,凉山州教育基金会慧统筹的公益反哺项目。在凉山州教育基金会福慧项目部部长王月的指导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阿子色日、西华大学学生晏庆菊发起此次活动,西华大学学生晏庆菊、西南民族大学学生阿子阿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阿子色日等担任主要负责人。活动一发起,就有许多大学生志愿者纷纷参与进来,陪伴留守儿童,辅导他们的假期作业,带领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图为陪伴活动志愿者合照
学生招募
在完成志愿者招募后,志愿者以挨家挨户走访的方式招募学生,并统计学生信息和签订免责声明等。
图为志愿者走访招募学生
志愿者培训
在2023年7月12—13日,在西昌市老海亭进行财务报销、微信公众号推文编辑排版、短视频剪辑、处理突发事件、作业辅导和教学等方面的志愿者技能和能力培训。
在7月15日—7月30日陪伴活动开展,志愿者们陪伴留守儿童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趣味教学,进行假期作业辅导。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孩子们在户外打羽毛球、跳绳、跳舞等运动,开展老鹰捉小鸡、拼字、象棋等游戏,进行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图为小朋友展示科学小实验成果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
趣味教学
志愿者们选初中、高中简单的英语单词,化学知识,数学应用题进行教学,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们思考。志愿者还教孩子们画画、折纸、剪纸等,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在教学时,志愿者以孩子为主体,鼓励孩子们上台分享,增强自信心。
图为小朋友在展示画画成果
图为小朋友分享知识
假期作业辅导
志愿者们进行一对一辅导,教孩子们做题,帮助孩子们完成假期作业和查漏补缺。活动结束后,据统计大部分孩子完成了假期作业,少部分孩子完成了80%以上的假期作业。
图为小朋友在写作业
图为志愿者辅导小朋友写字
在28名志愿者的陪伴下,参与此次活动的169名孩子不仅保质保量完成他们的假期作业,而且拥有一个快乐的、丰富的假期。这次假期大学生返乡陪伴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大学生志愿者和孩子们的缘分仍会继续,他们拉勾相约寒假。
青春筑梦播薪火 支教赋能绘振兴。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乡村振兴与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响应共青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2025年7月15日至31日,西安思源学院“筑梦·逐梦”爱心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永乡镇冯家村,开展为
“ E心一意”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编程伴童行,AI普新知,反诈护社区。 为了推动大学生参与基层治理,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7月7日至7月22日,西安航空学院“E心一意”志愿服务队前往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桃园路街道延光社区,开展了“七彩假期”
韶光筑梦结硕果 艺彩绽芳启新程。七月流火,夏木成荫。2025年7月31日上午9时,洛川县冯家村村委会二楼会议室内掌声雷动、 笑语盈盈。 西安思源学院“筑梦·逐梦”爱心支教暑假社会实践团与村里孩子们联袂呈现的文艺汇演在此温情启幕。十五天的教与学,在歌声
教育为翼,可载乡土少年越山向海。2025年暑期,西安思源学院“筑梦·逐梦”爱心支教暑假社会实践团深耕永乡镇冯家村,以15天的浸润式教学,将传统文化的根脉、科技创新的活力、乡土情感的温度熔铸为系列特色课程。从笔墨间的文化传承到指尖上的科技创想,从
躬耕沃野淬初心,情系桑梓砺担当。 为响应2025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将青春热忱融入乡土实践,2025年7月27日,西安思源学院“筑梦·逐梦”爱心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冯家村。从庭院里的孝亲暖意,到果林间的历史回响,再到田垄上的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