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北农林科技前往杨凌助力乡村振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3-08-13 浏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建设美丽乡村再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反映了党高度重视乡村建设,将其摆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为激励大学生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政策、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方案,真正做到“脚踏黄土、情系三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杨陵区和美乡村实践团特开展此次“三下乡”暑期调研活动。

走进美丽乡村 探访村庄建设

7月15日至1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杨陵区和美乡村实践团首先来到了位于杨陵区五泉镇的王上村开展调研走访活动。在村民家中走访调研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王上村依靠得天独厚的“隋文化”底蕴,发展之初保留了古朴的村落建筑,建立了文武科举体验馆和乡村图书室,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丰富了村民们的休闲娱乐方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荣获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称号。

图片1.png

图1 团队成员在王上村入口前合照(李越 摄)

走进伏波古庄 传承马援精神

7月18日上午,团队来到了位于五泉镇的毕公村。通过走访队员们了解到作为马援故里的毕公村,虽然一直重视对马援祠等历史文化古迹的发展宣传,但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村民们都很希望马援祠可以成为本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助力。

毕公村2.111.jpg

图2 团队成员与毕公村村民访谈(索琦 摄)

7月21日上午,团队成员经过两天的整理和修整,又一次出发来到了位于揉谷镇的新集村。该村以葡萄种植产业为主,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专业村”。在与新集村第一书记及主任的谈话过程中,他们始终非常热情且耐心的为成员解答提出的问题,帮助团队更清楚地了解新集村的发展规划,高效率地完成了任务,他们也表示非常欢迎大学生来本村实践调研,一起更好的服务乡村振兴。

新集村同第一书记及副主任合照.jpg

图3 团队成员与新集村第一书记及主任合影(李越 摄)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入到乡村建设中,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语言沟通表达能力,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的艰难与不足,更加深刻了解了国家和美乡村建设政策及其重要意义,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了有效的连接,更加坚定了发挥农林类高校“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引领示范作用,更加懂得了当代青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责任与使命。


责任编辑:索琦 甄丹宁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