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陕理工学子三下乡:深入灾区多勘察,汉坪寻访显民情

陕西理工大学 2023-08-14 浏览: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陕西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岭南先锋·生态秦岭”社会实践团在郭鸿老师的带领下于2023年7月上旬赴汉中市南郑区汉坪村进行了地质灾害走访调查。

据网上相关新闻报道,2021年10月5日南郑区汉山街道办汉坪村三、四组苍儿崖沟谷后部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当时泥石流区域长约510m,宽约130m,厚约10m,体积约45万㎡。灾情造成汉山区域经济损失巨大,部分农户的房屋被无情的摧毁,耕地和道路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这次大规模地质灾害让很多农户不得不暂离村庄,暂住在当地政府安排的住处,即使得到了政府的帮助与补贴,这次泥石流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场巨大的伤害。

b86c9df5d08019512cc2a90c736ee58.jpg

图为汉坪村当地村委会在沟渠设立警醒标志。李冰 摄

在郭鸿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顶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被沉闷潮湿的天气包裹着一步一步向着灾区深处勘察,一路上望眼看去昔日草木茂盛的田地,美丽的乡村道路,散落的房屋等被泥石流伤害的满目疮痍,让人痛心。接着团队成员也虚心向郭鸿老师请教了汉坪村发生泥石流的原因以及灾后现场的防治措施。发生的原因是有便于积水的地形、地貌,丰富的土石混合物以及陕南地区常年降水量丰富,暴雨频发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现场的具体情况是当地政府对沟渠做了铁网防护,设立警示标志,边坡进行了加固等措施。

aed7845875e2cfcc4e3edffa4fbc295.jpg

图为汉坪村村委会用石墙进行上层土域的阻挡,起到防护作用。 李冰 摄

为了了解泥石流的具体情况与普及自然灾害防治知识,团队成员深入汉坪村与当地村民展开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得知乡政府对于对于泥石流滑坡防治工作极度重视,曾多次到现场紧跟灾区救治工作,并且对于受灾村民也进行了安抚以及相关补贴。另外团队成员也不忘此次前来的目的,向村民宣传各类地质灾害类型,做了相关地质灾害问卷调查,利用自身专业知识普及提前预警灾害的手段,在灾害中避险妙招,建立生态文明环境,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等等,只也衷心的希望当地村民在未来发生任何灾害时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

俗话说:“灾难无情,人有情,”灾难是不可避免的,如同天意,我们无法捕捉它的预兆和足迹,但我们却有一颗战胜灾难这头恶魔的坚毅的心,有情终究会抵破那缕无情。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学校教育向外的一种延申,更是推广地质灾害知识的重要途径,我们始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利用社会实践学到的东西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在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为祖国未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冰冰子
相关文章
西邮学子深耕作风实践, 青春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西邮学子深耕作风实践, 青春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近日, 西安邮电大学赴陕西西安“入党积极分子传承党的优良作风”暑期社会实践队 ,积极投身于一系列聚焦作风建设的实践活动之中。活动形式丰富多元, 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躬行再到精神领悟 。在这一系列活动中,队员们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刻感悟优良作风的真谛

踏寻红色印记,感悟初心使命——西北大学“延河星火,

踏寻红色印记,感悟初心使命——西北大学“延河星火,

踏寻红色印记,感悟初心使命——西北大学“延河星火,青春纪行”队赴延安开展实践活动 导读: 2025年7月25日至8月1日,西北大学法学院“延河星火,青春纪行”队走进延安,开展为期八天的“三下乡”红色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先后前往延安

西安交通大学学子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Labubu现象背

西安交通大学学子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Labubu现象背

2025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144分之1实践小分队” 针对Labubu潮玩的火爆现象展开问卷调研,揭开了这一亚文化符号背后的消费逻辑与经济特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乡间,展望未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乡间,展望未来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8人,在辅导员王凯指导下,深入白河县月镇村开展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该实践团作为院级普通团队,聚焦“乡村振兴促进”主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凤翔槐北村开展三下乡支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凤翔槐北村开展三下乡支教

2025年7月2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青槐致远队奔赴宝鸡市凤翔区槐北村,开启了一场以“支教润童心,筑梦向未来”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这支由9名学生组成的队伍,怀揣着对乡村教育的热忱,为当地的孩子们送去知识的滋养与温暖的陪伴,用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