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讲话精神,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把爱国情怀扎根于每个人心中。2023年8月9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寻源溯流·红色觉醒”革命历史探索团前往西安事变历史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感知历史的惊心动魄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英雄的忠魂彪炳史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西安事变纪念馆,探寻英雄的事迹,追随先烈的脚步。
![]()
图为西安事变纪念馆主楼
走入西安事变旧址,映入眼帘的便是张学良公馆和杨虎城止园。驻足庭前,草木葳蕤,生机勃勃,却不难从三座斑驳的楼阁中窥见历史的印记。队员们从这里连接历史,感知过去。
走进西安事变史时陈列馆,“历史的转折”五个大字出现在队员们的面前,给人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头顶的1212更是凸显出了“双十二事变”的重要之处。
![]()
图为“历史的转折”以及头顶双十二的标记
随着人流走进馆内,气氛逐渐庄严起来。队员们一边了解墙壁上的所描述的西安事变的发展过程,一边默默感慨先烈们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馆中主体展览分为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停止内战——西北抗日力量的大联合、发动兵谏——逼蒋抗日、历史转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四个单元。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提出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胁迫蒋介石抗日。
![]()
图为纪念馆中对双十二事变的全过程记录
体会人民的赤胆忠心
面对着展览墙,一个个熟悉而崇高的名字出现在大家面前,队员们感慨于眼前的每一幅历史的画卷,向我们诉说那令人难忘的年代,每一位烈士的背后,都有着令人无比震撼的故事,甚至还有不少烈士连照片,姓名都没有,留下的只有他们用鲜血及生命浇筑的盛世。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极大的触动,既感念于先辈们用鲜血铺下的光明之路,也暗暗许下要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的愿望。
![]()
图为为表敬意人们所做的张学良将军像
![]()
图片记载了张学良将军勤勤恳恳的一生
“民众觉醒”,当队员们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每一个人眼角泛起了泪花。我们仅仅是参观,但博物馆里简单的几张照片、几页记录,却是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这些艰苦奋斗、团结一致、不怕牺牲的精神将被世人永远铭记。
展望革命的代代相传
在参观完展馆后,许多感慨涌上心头:红色精神是一种思想意识,是革命先辈为祖国付出一切的奉献精神,而西安事变纪念馆是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我们深入其中,瞻仰先烈事迹,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生命创造出如此盛世。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不忘昨日苦难,无愧今日担当,坚持来日方向,努力发一份光助一份力,用实际行动来巩固革命先烈以生命和热血浇筑的美好河山!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