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入“不老帮”智慧康养中心进行走访调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3-08-15 浏览:

2023年7月1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赴咸阳互助养老实践团深入咸阳市渭城区马家窑村“不老帮”智慧健康养老中心进行走访调研,开展访谈活动,感受养老工作者与老人的生活,探索马家窑村的“互助养老”与“时间银行”的发展故事。

咸阳市智慧健康养老时间银行于2018年10月17日正式启动运营,并先行在渭城区不老帮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进行试点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鼓励年轻人、活力老人、社会组织利用闲暇时间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公益服务,并将所提供服务以积分形式存储至个人账户,待自己有需求时再进行等额提取和兑换,以此作为对这些公益服务提供者的激励和回馈,这种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是“不老帮”智慧健康养老中心的特色所在。

寻“时间银行”奥秘 “不老帮”院长解惑

据了解,过去的“时间银行”多为社区自发成立,管理组织主体不稳定,“时间银行”容易随领导换届等外界因素而破产。智慧养老中心院长张盼盼告诉调研队员,新型“时间银行”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由政府、保险公司及客户、时间银行的各地分行、专职护工、养老服务志愿者等多方参与,而不老帮智慧养老中心则是由新型“时间银行”发展而来,在2020年以公建民营的模式作为咸阳第一家智慧型养老中心开办,更能够发挥互助养老模式的资源优势,使其得到长效持续运营。

在采访过程中,调研团队还得知当下的“时间银行”确实存在着普及和理念引导力度不足的问题,大多数社区居民并不真正了解时间银行,甚至认为其存在较强的商业化及功利化色彩。然而事实上大多参与者并不以获得物质回报为目的,他们更加注重对社会的参与和奉献。张盼盼院长感激地说道:“我们每周一都会有鼓乐老师来上课,鼓乐课都是‘时间客’在做,‘时间客’就是‘时间银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上的一些志愿者。他们总是无偿奉献他们的闲暇时间来给老人提供服务,不要任何报酬。”“时间客”的无私奉献也是“时间银行”项目能切实惠及老人,获得众多支持和好评的原因。 


图为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院长讲话 通讯员 杨小风供图1.jpg

研“互助养老”之妙 三小组一线调研

基于“问题探讨-运作逻辑-支持路径”的思路,实践团队根据安排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对工作人员以及老人展开调研与访谈,为老人送上关心的同时探讨“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运作模式。

据了解,工作人员大多对不老帮智慧养老中心的“时间银行”运行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有老师来带老人唱歌跳舞啊,我们也会为老人举行一些活动,确实,老人都是笑得很开心,都挺满意的,挺好的”护工马大娘说。不同岗位、不同工龄的工作人员谈及对养老中心和互助养老的看法,都认为服务到位、环境优良,并热情表示一定要提供令老人满意的服务,为老人送上周到的关心。

在与老人的交流中,队员发现老人们已经切实地将“互助养老”落实到了生活之中:棋牌室里一起打麻将,休息角处一起吃西瓜,走廊之上互聊家常等等。看着老人们怡然自得的样子,实践团成员们渐渐领悟到,“时间客”的角色并不一定只能局限于年轻人,老人们相互之间也可以成为彼此的“时间客”,互助养老模式多方参与、互惠互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既塑造了融洽和谐的氛围,也节省了资源和人力。

 图为调查组队员与养老院老人进行交流 通讯员 李超然供图1.jpg

多措并举助养老 “乡村振兴”献力量

据张盼盼院长介绍,咸阳“不老帮”智慧健康养老中心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占所有老人总数的90%。失能老人约占到73%,半失能老人约占77%,失能与半失能老人的比例约为1:1。

依托“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咸阳“不老帮”智慧健康养老中心能从不同层面满足这些老年人的差异化需求:一是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料需求;二是尚有自养能力的独居老人的精神需求。“时间银行”和“互助养老”模式相辅相成,结合严格的管理和细心的服务,“不老帮”智慧健康养老中心实现了老年人之间的福利需求互补,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元的老年社会福利,使老人生活更幸福,余生更美好。

面对着老龄化问题特别是乡村老龄化日益突出、养老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的时代背景,“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为乡村养老发展提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老人互助的运作模式很适合缺乏年轻人、交通相对不便的农村地区,其推广与发展对乡村治理具有积极意义。

而实践队员在此次调研中也收获了对互助养老模式及其乡村推广更深刻的观点,投入社会生活实践中切身感受社会,令队员们感受到了学校中不曾有的另一种充实。队员们纷纷表示,作为当代青年,更应深入乡村一线,作为一股新鲜后浪涌入到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动中,奉献青春、服务社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照 龙以安供图1.jpg


责任编辑:康艺露 杨小风
相关文章
西邮学子深耕作风实践, 青春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西邮学子深耕作风实践, 青春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近日, 西安邮电大学赴陕西西安“入党积极分子传承党的优良作风”暑期社会实践队 ,积极投身于一系列聚焦作风建设的实践活动之中。活动形式丰富多元, 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躬行再到精神领悟 。在这一系列活动中,队员们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刻感悟优良作风的真谛

踏寻红色印记,感悟初心使命——西北大学“延河星火,

踏寻红色印记,感悟初心使命——西北大学“延河星火,

踏寻红色印记,感悟初心使命——西北大学“延河星火,青春纪行”队赴延安开展实践活动 导读: 2025年7月25日至8月1日,西北大学法学院“延河星火,青春纪行”队走进延安,开展为期八天的“三下乡”红色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先后前往延安

西安交通大学学子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Labubu现象背

西安交通大学学子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Labubu现象背

2025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144分之1实践小分队” 针对Labubu潮玩的火爆现象展开问卷调研,揭开了这一亚文化符号背后的消费逻辑与经济特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乡间,展望未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乡间,展望未来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8人,在辅导员王凯指导下,深入白河县月镇村开展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该实践团作为院级普通团队,聚焦“乡村振兴促进”主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凤翔槐北村开展三下乡支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凤翔槐北村开展三下乡支教

2025年7月2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青槐致远队奔赴宝鸡市凤翔区槐北村,开启了一场以“支教润童心,筑梦向未来”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这支由9名学生组成的队伍,怀揣着对乡村教育的热忱,为当地的孩子们送去知识的滋养与温暖的陪伴,用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