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马学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责任意识和奋斗精神,8月11日,长安大学青马学校“传承井冈山精神 青春建功新时代”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启为期9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参加开营仪式·一展团队风采
8月12日上午,实践团队参加了“井冈情·中国梦”2023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开营仪式。仪式上,基地领导老师、学生代表和班主任代表先后发言并为实践团队代表授旗,基地党委书记、主任张建为希望实践队员们“行程万里,不忘初心”。
随后,实践团队进行了风采展示。队员们通过变换队形,展示校旗、校徽,并以“星火燎原井冈山,红星熠熠耀长安”的口号,获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团队成员合影
学习井冈历史 感悟时代精神
上午,实践队员们聆听基地教师贾硕讲授的专题讲座《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贾硕将秋收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等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尤其是毛泽东同志对“袁王部队”的“团结”与“改造”,让实践队员们对井冈山革命历史有了更全面、深入的理解,感受着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的熠熠光芒。
团队成员聆听宣讲
学编红军草鞋 体悟道路艰辛
下午,实践队员们参加“学编红军草鞋”体验教学,在师傅们悉心的指导下,实践队员们跨坐在木凳中间,系上木条制成的腰弓,再用带子穿在草鞋的麻绳和腰弓之间,用草鞋耙勾住木凳前端麻绳的另一端套在草鞋耙上,用稻草揉成绳,开始编织草鞋。
摸着粗糙的草鞋,实践队员们既有收获的喜悦,又更加深刻体会到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战士艰苦的生活条件和顽强的斗争意志,更加真切地理解了革命道路的艰辛。
团队成员尝试编草鞋
模拟三湾改编 领悟政治建军
在三湾改编情景教学课上,范扬琳老师详细讲述了三湾改编的背景、原因、主要内容和意义,随后实践队成员们以班为单位模拟三湾改编,拟定班旗、班名、班训、班歌与队形,带领大家在实践中体验三湾改编的核心内容,增强团队凝聚力,感悟政治建军的重要性。
图为团队成员讨论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孕育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作为青马学员更应赓续井冈红色记忆,传承井冈山精神,不负使命,不负时代,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 红色烽火·党史传承 近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以实际行动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金城兰州留下了深刻的青春印记。 实践团抵达兰州
7月17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黄花集团,与企业负责人何小强厂长深入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并在企业周边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相结合,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图为团队成员到访企业合照。秦佳雨
7月14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樊晓莹和李思敏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咸阳市秦创原总部大厦人才大市场,开展了一场以“解码陕西工业密码”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互动交流,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感受秦
7月19日,盛夏的华州,阳光铺洒在古朴的街道上,“秦创原赋能成长”三下乡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此集结,带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探索,奔赴一场与华州皮影的深度之约。此行,我们不仅要触摸这项非遗艺术的温度,更要用行动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团
当马勺脸谱的浓烈色彩遇上凤翔泥塑的质朴线条,会碰撞出怎样的文化火花?7月15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宝鸡凤翔,专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勺脸谱凤翔泥塑双料传承人何万昌,解码传统工艺的质量基因,记录非遗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