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有效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农村垃圾收运体系。以城镇治理“八乱”、农村治理“四清”为总体目标,也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加强大学生与基层农村的联系,了解现当今垃圾分类与治理的重要性,让垃圾分类与处理的观念深入每个大学生的内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科学院于7月23日赴宝鸡市眉县太白山进行垃圾分类与处理调查暑期实践活动。
部分成员代表与太白山景点合照
首先,调研队员们来到了宝鸡市太白山,向村委会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了队伍三下乡活动的目的,询问了当地的垃圾分类是否能够正常有效地进行,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以及实地调研来调查当地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进而通过讲述垃圾分类不当以及处理不当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对于当地的环境有何影响。来加强当地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同时经过当地村委会的同意,暑期调研队伍组织村民观看环保宣传纪录片,并且开展了环境保护与垃圾分类处理的讲座,将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深入每一个村民的内心。也为大多百姓普及了垃圾分类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性,提高了日后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采用严谨态度对待垃圾分类。
队员正在给村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随后,在暑期调研队伍的调研过程中,调研队员采访了十余位村民。通过队员们的采访,团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地的垃圾分类与处理具体实施过程。村民们对垃圾分类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在这里把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平时会将可回收物,比如废纸、塑料瓶等进行分类投放,而厨余垃圾则用来喂鸡、喂猪,其他的垃圾会按要求进行分类投放。村庄里设置了垃圾分类的垃圾桶,分别用于收集不同类型的垃圾。此外,政府也在乡村的角落设置了一些垃圾分类收集点,方便大家投放垃圾。太白山周边村庄的垃圾分类与处理整体情况很好,调研队员也针对每一个村民的具体文化程度进行不同的垃圾分类宣讲,争取让这些村民尽可能地明白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紧跟时代潮流。同时也让不同年龄段的村民理解并明白垃圾分类与处理的必要性。调研小组还呼吁学生,在暑假期间进入校园,通过校园广播、橱窗、校园网络等形式,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大力宣传垃圾分类。
最后,当地的情况引起了队员们的思考,垃圾分类与处理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让队员们更加深刻意识到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呼吁当地人们积极参与,同时教会人们垃圾分类的知识,使村民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外化于行,内化于心。而此次调研活动的主要目的也无非离不开从自身做起垃圾分类行为的初衷和宗旨,让这些有着青春朝气的调研队员们做好基本工作,并影响周围。
村庄中的垃圾分类亭
通过这次的调研实践活动,根据调研队员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见证了垃圾分类这一举措的落实现状。如同大家所预料的,垃圾的分类、投放与回收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各方面的体制与设备还未建立完全。在感叹这一切的同时,调研队员们也发现了一些弊端,而这些弊端归根究底的仍然在于广大人民群众没有树立起高度的垃圾分类的意识。从根本上,垃圾分类回收这一举措的诞生不是为了满足物质的需要,更不是为了满足形式上的追求,而是为了垃圾更好的统一管理,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响应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尽管探索过程中充满险阻,调查过程中存在弊端,暑假调研小组的本次调研活动依然在不断总结与反思后圆满的完成了。要始终相信,平凡的话题始终有着他平凡的价值,下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基础做起,从垃圾分类最原始的理念灌输开始,脚踏实地,落实每一步才是本次调研任务最终秉承的宗旨与信念,也希望通过队员们的微薄之力以达到提高自身与他人的垃圾分类意识的美好希望。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 红色烽火·党史传承 近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以实际行动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金城兰州留下了深刻的青春印记。 实践团抵达兰州
7月17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黄花集团,与企业负责人何小强厂长深入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并在企业周边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相结合,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图为团队成员到访企业合照。秦佳雨
7月14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樊晓莹和李思敏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咸阳市秦创原总部大厦人才大市场,开展了一场以“解码陕西工业密码”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互动交流,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感受秦
7月19日,盛夏的华州,阳光铺洒在古朴的街道上,“秦创原赋能成长”三下乡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此集结,带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探索,奔赴一场与华州皮影的深度之约。此行,我们不仅要触摸这项非遗艺术的温度,更要用行动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团
当马勺脸谱的浓烈色彩遇上凤翔泥塑的质朴线条,会碰撞出怎样的文化火花?7月15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宝鸡凤翔,专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勺脸谱凤翔泥塑双料传承人何万昌,解码传统工艺的质量基因,记录非遗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