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安大学前往火星村:茶叶铺就致富路,茶韵飘香话振兴

长安大学 2023-08-17 浏览:

为探索乡村充分挖掘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品质,打造区域农业品牌升级,焕发乡村振兴新动能。长安大学赴陕西安康“山水绘锦绣·青春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瀛湖镇火星村进行调研。实践团队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倾听当地脱贫故事,了解当地茶旅产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望通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当地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火星村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为全面促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护火星千亩茶,筑百年振兴梦

安康富硒茶,地理品牌标志,文脉深远。安康的土壤,天然富硒,54.2%的土壤硒含量达到中硒以上水平,是全国富硒面积最大、地层最厚、硒储量大的富硒区域之一。富硒土壤罕见,易被植物吸收,而安康的茶叶,生长于富硒土壤之上,有着先天的优势。目前,瀛湖镇火星村发展茶叶大户十多家,村内茶叶种植面积达3600亩,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发展茶园5000亩。利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独具魅力的“安康富硒茶”这一区域农业品牌战略升级,促进火星村的茶香飘向更远的地方。“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在全村的努力之下,火星村的茶叶以小身材挑大梁,茶叶变成“金叶子”撑起群众钱袋子,铺就了火星村农民增收的黄金路。如今的种种成就,是火星村村委提交的一份满分答卷。而未来,村委仍需拓展安康富硒茶销售渠道,加强对外宣传推介,寻求合作共赢,持续做优茶品质、弘扬茶文化、唱响茶品牌,共筑乡村振兴梦。

image.png

培训增添智力,指导注入活力

乡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火星村茶产业发展初期,缺乏经验的村民们难以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优势,种植出高品质茶叶。所幸相关专家在政策号召下进行实地考察与指导合作,先试点,后推广,打造出高品质瀛湖富硒茶品牌。近年来,火星村围绕本村农业产业优势,大力建强乡土人才队伍,激发乡村产业振兴人才动力。根据特色农业的发展,定期对农户开展专业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切实为民从事农业生产汇聚科技智力。专家主动送学上门、送技到户,积极走进田间地头、产业园区,开展技术服务、培训指导,帮助解决各类种殖技术问题,切实为产业发展、农民致富、乡村振兴增添新的活力。农户培训与专家指导为火星村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跑出“加速度”。

image.png

寻梦田园风光,沉醉火星茶海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只有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火星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才能走得更稳。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瀛湖山峦叠翠,美不胜收。行走在乡间小路,瓦蓝的天空,碧绿的湖水,微风衔一缕茶香,沁人心脾。近年来,火星村坚持“生态立村,基础强村,产业富村,茶旅新村”的发展战略,走“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以茶促增收,以旅游促茶”,打造出了“茶旅融合特色村”。一方水土一方情,一方茶叶香万家。火星村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打造茶旅融合发展项目,构建“旅游+茶业 ”新业态,打造茶乡综合体。同时咬住产业、地域、生态三大优势不放松,建设集游客接待、文化展示、特产销售等为一体的游客接待中心,着力推进以民宿经济、乡村旅游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文旅产业经济振翅翱翔。如今,安康富硒茶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村委急需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定位等,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大力抓好生态茶园建设,进一步深化茶旅融合,加强新产品的开发、新模式的探索。

image.png

一山一水情,一茶一乡浓。经过一天的实地调研和走访,实践队员走进火星村,了解其脱贫致富故事以及产业发展历程,对该村脱贫致富之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当代青年,实践队员们始终秉持“乡村振兴,青年先行”的理念,深入乡村一线,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队也将会持续跟进火星村乡村振兴规划与产业结构发展情况,为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找寻新动力、新方向,助推安康富硒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责任编辑:钱雨婷
相关文章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 红色烽火·党史传承 近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以实际行动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金城兰州留下了深刻的青春印记。 实践团抵达兰州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7月17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黄花集团,与企业负责人何小强厂长深入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并在企业周边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相结合,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图为团队成员到访企业合照。秦佳雨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7月14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樊晓莹和李思敏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咸阳市秦创原总部大厦人才大市场,开展了一场以“解码陕西工业密码”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互动交流,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感受秦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7月19日,盛夏的华州,阳光铺洒在古朴的街道上,“秦创原赋能成长”三下乡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此集结,带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探索,奔赴一场与华州皮影的深度之约。此行,我们不仅要触摸这项非遗艺术的温度,更要用行动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团

匠心守艺 青春赋能——材料学子探访非遗大师何万昌的

匠心守艺 青春赋能——材料学子探访非遗大师何万昌的

当马勺脸谱的浓烈色彩遇上凤翔泥塑的质朴线条,会碰撞出怎样的文化火花?7月15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宝鸡凤翔,专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勺脸谱凤翔泥塑双料传承人何万昌,解码传统工艺的质量基因,记录非遗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