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建大学子三下乡:探访历史遗迹,追溯红色回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2023-08-18 浏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江苏省南京市红色文化学习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领略前人风采,展望后人未来。

94ac45cd28e335357233e3a3fc5262bb_.jpg

图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纪念馆

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公园位于江苏省如皋市主城区东郊,是一个集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红色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首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习实践基地,同时已被列为国家革命纪念设施。
回望1930年 4月3日,江苏诞生了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一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红十四军指战员驰骋八方,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发展革命武装力量,在敌强我弱的艰苦条件下,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尽管斗争只存续了7个月,但红十四军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取得了民心,在人民心中埋下了革命胜利希望的种子,在江海大地上传播了革命的火种,为推动党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在纪念馆入口处,一颗巨大的红星映入眼帘,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鲜艳的红色绵延古今,彰显着无穷的活力。进入馆内,一排排雕塑严阵以待,雕刻着栩栩如生的人物,仔细观摩,仿佛踏进时光的漩涡,眼前再现那片动荡不安的天空,红十四军战士们英勇无畏,前进前进再前进,我们放佛看见了每个人脸上的愤慨。再前进,一排红十四军战士的雕像排列在前,背后红旗招展,纵然只是雕塑,我们却似乎真的能看到每个人,昂首挺胸,他们脸上是正义的光辉。

5024d8f5d27d4044ab89fc96847ed5e2_.jpg

图为纪念馆内部照片

“守好、用好红十四军纪念馆这一红色资源,可以激发更多人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也是对烈士们最好的祭奠。”通过参观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我们再一次靠近了红色的历史,我们为之震撼,为之感动。如今平静祥和的天空是靠一代代前人用生命拼搏出来的,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珍惜现在,继承前人红色基因,展望未来,全心全意投身于新时代建设中。

责任编辑:刘倩
相关文章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 红色烽火·党史传承 近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以实际行动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金城兰州留下了深刻的青春印记。 实践团抵达兰州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7月17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黄花集团,与企业负责人何小强厂长深入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并在企业周边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相结合,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图为团队成员到访企业合照。秦佳雨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7月14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樊晓莹和李思敏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咸阳市秦创原总部大厦人才大市场,开展了一场以“解码陕西工业密码”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互动交流,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感受秦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7月19日,盛夏的华州,阳光铺洒在古朴的街道上,“秦创原赋能成长”三下乡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此集结,带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探索,奔赴一场与华州皮影的深度之约。此行,我们不仅要触摸这项非遗艺术的温度,更要用行动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团

匠心守艺 青春赋能——材料学子探访非遗大师何万昌的

匠心守艺 青春赋能——材料学子探访非遗大师何万昌的

当马勺脸谱的浓烈色彩遇上凤翔泥塑的质朴线条,会碰撞出怎样的文化火花?7月15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宝鸡凤翔,专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勺脸谱凤翔泥塑双料传承人何万昌,解码传统工艺的质量基因,记录非遗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