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传承红色精神,感受先辈功勋,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先辈革命精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党史学习暑期社会实践团近期前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开展调研活动。
大江东去,英雄鲜血染就历史;岁月静好,先烈身影永驻心间;长安少陵塬畔,深情缅怀民族英雄杨虎城。
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位于长安区韦曲街道双竹村,背依少陵原,北与杜公祠毗邻,环境优美,风景秀丽。陵园内安葬着杨虎城将军等八位烈士。
“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这首自赋诗真实呈现杨虎城将军的雄心与气魄。杨虎城,1893年出生在陕西省蒲城县甘北村一个农民家庭,因其父惨死及蒲案爆发,走上反清抗暴的武装革命道路,并组建了中秋会,自任会长。
西安事变,千古功臣。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以蒋介石承诺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共同抗日而获得和平解决,再次促进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推动了全国统一抗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扭转的枢纽。
然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背信弃义,幽禁张学良,逼迫杨虎城出国。抗战全面爆发后,杨虎城不顾个人的生死安危毅然返回祖国,后被骗至南昌幽禁十二年。漫长的狱中岁月,杨虎城虽受辱折磨,却一本初衷,丝毫不坠抗日救国之志。
1949年9月6日,杨虎城将军被蒋介石秘密杀害于重庆杨家山戴公祠内。遇难后,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发了唁电,赞扬杨虎城将军的丰功伟绩,重庆西安等地隆重举行追悼会。周恩来总理称赞其为“千古功臣,民族英雄”,杨虎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其陵园位于西安城南长安区樊川路双竹村,是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陵园经过多次整修增建,规模宏大:大门肃穆庄严,横额有“一九四九年”字样,取将军遇难之年;有“一九五七年”,取陵园大门建成之时,由原陕西省省长赵寿山书写的“杨虎城将军陵园”7个金字。进陵园门,迎面斜坡上用白玉镶嵌的“千古功臣”、“民族英雄”8个大字映人眼帘。
在参观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时,实践团成员向烈士默哀鞠躬,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实践团成员表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肩负起青年党员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建设祖国,服务基层,为国育人,为党育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岁月易老,精神永存。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深明大义、舍身为国的崇高品质和高风亮节,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他终身为国家、为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永垂不朽。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奋起,陵园千古慰忠魂!”在中国这方热土上,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篇篇悲壮激越的历史篇章。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