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陕西科技大学学子“三下乡”:携手童真·伴你黔行

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3-08-20 浏览:

近日,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梦为“马” 一起“黔”行研究生社会实践团走进思南县张家寨小学,志愿者围绕“红色教育、橙色人文、黄色互助、绿色环保、白色医疗、蓝色科技、紫色感恩”等主题,运用自身专业特长,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与孩子们一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七彩假期”,为他们播下梦想的种子。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家国情怀

“先是瑞金,然后是江西、血战湘江、遵义会议……”在张家寨小学的教室里,孩子们手执长征地图,合力协作“重走长征路”,这是志愿者们特别开设的红色教育课程,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革命道路的艰难险阻和红军精神的无坚不摧。让爱国主义情怀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志愿者们为孩子们讲解长征传奇人物“周素园”的生平事迹,让孩子们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并鼓励他们学习革命英雄无私奉献、热爱祖国的精神品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栋梁。当谈及未来梦想时,覃思玉小朋友骄傲地告诉志愿者们:“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梦想,而我的梦想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中国梦”。

用心传承文明,用行成就未来

志愿者们依托学校专业特色,为孩子们展开一场“与陕西科技大学‘芳纶纸’对话”的活动。志愿者们依次讲解芳纶纸的特点、用途以及意义,孩子们踊跃举手提问、上台亲身体验“这个纸真的有这么硬吗?我想站上面跳一下”,激发了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为了让孩子们亲身体验造纸的过程,志愿者为他们精心准备了造纸材料包,讲解了造纸术的起源、影响和应用,寓教于乐,鼓励他们自己动手,体验造纸不易,在实践环节中增长见识与才能。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在支教。高月 摄

捧出一颗心倾注满腔情

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实践团队开设了多样的手工实践课程。志愿者们用垃圾分类的模型,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开展趣味比拼等奖励机制,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整节课孩子们积极参与,在自主、合作中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伟力。让孩子们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树立垃圾分类意识。志愿者们利用颜料、布袋、画笔等材料,引导孩子们将心中的家乡图景画在白色帆布袋上,童心爱家乡,七彩绘家园,绿水青山,屋舍人家,绘画出了孩子们心中的美丽思南。放下画笔,拿起毛笔。志愿者讲到:“写毛笔字坐姿要端正,背要挺直,起笔要藏锋;写字一定要沉下心来,要多观察多临摹名家的碑帖……”,带领孩子们学习书法知识,课堂上寓教于乐,孩子们积极参与其中,手握毛笔,铿锵有力地写下“中国”,这不仅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更是培养他们的耐心、毅力和专注力。绘画和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修身养性、磨练意志、提升气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绘画和书法,孩子们可以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感受文化带来的魅力。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在支教。董智霖 摄

为加强对女童的关心关爱,提升女童自我保护能力,实践团开设了“守护花开”女童保护课堂,让孩子们懂得如何爱护自己的身体、分辨性侵害,掌握防范性侵害的方法,筑牢个人第一道防线,帮助她们正确了解少年时期的成长发育,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在支教。 高月 摄

几日时光稍纵即逝,一幕幕映入眼帘,孩子们的脸庞印在志愿者的心中,在实践活动接近尾声时,志愿者们收到了很多感谢信,信中写到:“感谢志愿者老师们的耐心教导,短短几日,受益匪浅,来日方长,顶峰相见”,依依不舍之情,融于字里行间。

孩子们家离得很远,但总是很早到教室,天气炎热,道路漫长都阻挡不住孩子们上课的热情。每天志愿者们在进校门的时候抬起头总能听到到站在二楼的孩子们热情洋溢的欢呼声。从第一天害羞的不敢回答问题到见面纷纷向志愿者们跑过来,志愿者用赤子之心温暖着学生。

责任编辑:高月
相关文章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 红色烽火·党史传承 近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以实际行动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金城兰州留下了深刻的青春印记。 实践团抵达兰州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7月17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黄花集团,与企业负责人何小强厂长深入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并在企业周边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相结合,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图为团队成员到访企业合照。秦佳雨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7月14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樊晓莹和李思敏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咸阳市秦创原总部大厦人才大市场,开展了一场以“解码陕西工业密码”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互动交流,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感受秦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7月19日,盛夏的华州,阳光铺洒在古朴的街道上,“秦创原赋能成长”三下乡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此集结,带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探索,奔赴一场与华州皮影的深度之约。此行,我们不仅要触摸这项非遗艺术的温度,更要用行动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团

匠心守艺 青春赋能——材料学子探访非遗大师何万昌的

匠心守艺 青春赋能——材料学子探访非遗大师何万昌的

当马勺脸谱的浓烈色彩遇上凤翔泥塑的质朴线条,会碰撞出怎样的文化火花?7月15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宝鸡凤翔,专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勺脸谱凤翔泥塑双料传承人何万昌,解码传统工艺的质量基因,记录非遗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