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红引领生态绿,生态绿托起党旗红。”高山小镇十里坪,位于商南县城西南部103公里处,地处两省三县结合部。初看这里,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再看,有勤勉敬业的村镇干部,淳朴好客的村民百姓,和生态文明、开放宜居的小镇风貌。
2023年8月15日下午三点,长安大学赴陕西商南“凝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到达十里坪镇政府,同党委副书记、镇长王琨和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兼统战委员程镇进行交流,简要介绍了十里坪镇的基本情况,就十里坪镇乡村振兴的举措和指导思想围绕五大振兴进行了详细讲解。
深入基层学习,体悟乡村振兴
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考察,深入基层进行调研。8月16日,实践团队赴十里坪村下辖碾子坪村了解当地情况。碾子坪村村委会现有村干部7名,人口1500多人,流动人口多,现居家200余人,为更好解决当地就业问题,村支部因地制宜,种植供港土豆带动、促进就业。碾子坪村海拔1150米左右,日夜温差较大,马铃薯生长周期长,温差气候增高了当地土豆的淀粉含量。该扶贫项目是由村支部经济合作社牵头,公司+农户入股及务工方式来减少当地就业压力。
图为实践成员帮助农户装袋土豆
实践团队还品尝了特色马铃薯制作的洋芋粉冲饮,甘甜的土豆粉冲饮将实践的劳累一扫而空。实践队员通过和村民交谈,了解到今年村里的供港土豆出口已有八九十吨,来帮忙的农户每天能获得一百多块钱的务工费。种植和采卖供港土豆,不仅增加了村民的家庭收入,也为村子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原动力。
自“两改两转三促进”工作开展以来,碾子坪村围绕工作重点及要求,立足辖区红色、生态资源优势,提升基础设施,开发集体产业,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实施两房改造、厕所革命,解决村民安全用水等重点工程,带领群众走上脱贫致富发展之路。
拓展绿色产业,巩固脱贫成果
走访碾子坪村村支部后,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忠堂带实践团队去往碾子坪村供港蔬菜基地。该基地主要种植土豆、紫甘蓝和无刺花椒,其中紫甘蓝种植约500亩,无刺花椒350亩。张书记介绍道:“每年土豆收完后,就到了种甘蓝的时节,这样种植能充分利用土地,获得更多的利润,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图为碾子坪村党支部书记张忠堂为实践成员讲解无刺花椒的特点
供港蔬菜基地惠及民生,是碾子坪村集体经济下的重要项目,为解决脱贫做出了重要贡献,带动当地农户年均增收4500元以上,对碾子坪村有着重要意义。
十里坪镇这样的村子还有很多,供港蔬菜基地是十里坪镇民生工程中的特色产业,遍及多村,惠及各村村民,对整个十里坪镇都意义非凡。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文脉
8月16日下午,实践团队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师部旧址。1935年10月,为贯彻鄂陕、豫陕两特委梁家坟联席会议精神,在鄂豫陕特委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在商南县十里坪镇碾子坪村大西沟口成立。经过革命洗礼,留存历史痕迹,成为当地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
图为实践团队观看《红色印记》影片
随后团队成员观看了红色印记:探访商南县红七十四师师部旧址影片,受益匪浅。红色精神是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是老一辈革命家理想信念的灵魂支柱,是贯穿于不同时代的民族凝聚力标杆,更是照耀后人的思想火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对实践成员感悟红色力量,弘扬爱国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民传心声,为民谋生计,万事民当先,这是我们作为村干部的职责。村民们的生活好起来,脸上的笑容多起来,我们的工作就算是真正做好了。”碾子坪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忠堂这样说道。深入乡村看振兴,深入基层悟发展。持续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让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以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以脚踏实地的实践调研,谱好产业发展奋进曲,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竭的动能。
8月1日到8月2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重庆忠县“探寻‘柑橘+’绿色循环经济发展”实践团深入新立镇开展实践学习。此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动手操作与深度交流,提升对农业绿色发展及农旅结合的认知,为未来以专业能力服务农业产业升级、助力农业现
2025年7月3日至7月19日,安康学院星火支教“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非遗润苗”为主题,赴陕西省安康市张沟桥社区,为社区儿童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 缘起:让非遗的种子在童心中发芽。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
推开故居厚重的大门,仿佛穿越时空。木质旋转楼梯、欧式彩绘玻璃、留存完好的生活陈设,无不还原着当年的生活场景。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从张学良将军青年时期的抱负,到“西安事变”的历史抉择,每一段故事都让人热血沸腾。大家驻足于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实物
8月27日下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名学生组成调研团队,先后 抵达 延安世纪网展科技有限公司 与安塞区高桥镇高山苹果种植果园, 以参观 、交流访谈 等 形式,深入了解延安苹果产业电商赋能模式与种植 生产 现状 等 ,为助力乡村 全面 振兴积累实
探市集活力,绘乡村新图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专项实践服务长安区和美乡村建设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长安太乙宫解码传统市集发展密码 为深入观察乡村经济脉络,服务地方发展,探寻和美乡村建设路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专项实践服务长安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