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外学子三下乡:走进高西沟村,聆听振兴乡音

枫火XISU 2023-09-01 浏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及指示精神,7月17日,西安外国语大学学子赴米脂县高西沟村开展了“红色文化领新航,绿色生态赋新能”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为了更深层次地理解绿色新赋能对乡村振兴的推动力以及红色文化革命精神,调查队员们一开始采取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方式——随机采访村民。从村民那里,对高西沟的样貌有了一个基本了解。

从1953年起,高西沟的四任支部班子三代人以水土保持为己任,在实践中确立了因地制宜、合理用地的原则,坚持山、水、林、草、田、路综合治理,尊重自然规律,按照“山上缓坡修梯田、沟里淤地打坝堰、高山远山森林山、近山阳坡建果园、荒坡陡坬种牧草,塌崖烂畔种柠条”的做法,在生产实践中形成林、草、田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用地模式。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村党支部四任班子三代人,坚持以党的建设引领发展、服务民生,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和群众,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战天斗地,征山治水,从村民们的眼里,高西沟过去几十年的变化可谓是改天换地,农民的生活也是蒸蒸日上。

图片1.png

 图为实践队员对村民随机路访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符雪菲 供图

接着,在去往党群服务中心的路上,实践团采访到一位拥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据这位党员爷爷所说,自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后,高西沟村近几年通过打坝、修梯田、植树造林,使得这个40座山、21条沟、久旱不收的地方变成梯田层层绕山头、座座坝堰锁住沟、坡地林草盖被子、沟渠打坝粮囤子的模样。高西沟村也培养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高西沟精神,锲而不舍的奋斗和开拓创新的创造使得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近几年,米脂县民政府给村民每人补贴了两万块钱、十袋面、十袋大米和十瓶油;榆林市医院给老年人补贴两万三千块钱;善协会也给老年人生活给予许多帮助。在这位爷爷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前往常秀英窑洞进行参观。这个窑洞是红色时代的缩影,充满了革命气息。里面陈列着珍贵的影像资料、荣誉证书、工作证,描绘出常秀英的生活轨迹。老党员几近声泪俱下的讲解及常秀英女士一生的奋斗,令实践团成员大受感染。

图片2.png

 图为老党员为实践团讲解常秀英窑洞的事迹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符雪菲 供图

下午,实践团采访了高西沟第一任书记高祖玉的儿子高志飞,(高祖玉:高西沟征山治水的带头人,拥有“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受到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高志飞之前是在杨凌进行苹果种植的专业研究,有着不错的工资待遇,但心系高西沟村发展。最终他毅然回到高西沟村培育苹果树,发挥党群模范作用,尽力服务乡村。高西沟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代、每一个人的努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我们,更应珍惜巨人付出的努力。

图片3.png

 图为实践团与高志飞的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嘉欣 供图

傍晚,实践团乘坐观光车来到了龙头山榆林市高效旱作节水实业示范区,美丽的夕阳之下,整个高西沟的山水之色尽收眼底。前来参观的游客很多,大家听村领导详细地讲述习总书记来高西沟考察时的情形,从曾经的“山上光秃秃,沟里乱石头。”到现在的生态绿色;从严重的水土流失地区到成为水土流失治理的生态典范;从一个小山村蜕变成山青、水秀、村美、人富的“陕北好江南”;这是每一位村民、每一个干部坚持党的领导、因地制宜的结果。高西沟创造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新篇章,走出了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当然,乡村建设的道路没有终点,为了更加美丽的高西沟生态和更加健康的农业发展,还需要紧跟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继续发扬“高西沟精神”,艰苦奋斗。通过今天的参观和采访,实践团进一步领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感悟到思想伟力、学习到实干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实现祖国对当代青年的期待。

QQ图片20230821130146.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高效旱作节水实业示范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符雪菲 供图

责任编辑:符雪菲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