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从1935年10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长征抵达陕甘村据地的吴起镇(今吴起县),毛主席、党中央和红军总部1937年1月进驻延安,到1948年3月21日东渡黄河,向华北进军,他们在陕北整整生活工作战斗了13个春秋。延安是中国革命的灯塔,它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方向。延安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故2023年7月28日,西安交通大学“追梦寻迹”社会实践队伍前往延安进行了红色精神的学习传承与调研,并在此过程中分为三组,分别前往不同的地点进行参观学习。
凤凰山、清凉山小分队
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清凉山脚下的延安新闻纪念馆,记录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党中央在延安时期,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等众多新闻出版单位的发展历程和辉煌业绩。延安新闻纪念馆是中国唯一的新闻事业专题纪念馆,调研队员在参观纪念馆后随机采访了路过青年,更加了解了延安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时代精神。
图1-队员在延安新闻纪念馆合影
凤凰山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凤凰山脚下。他是第一代领导人挽救革命成果,进行抗战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了解当时抗战历史的主要历史遗址之一。调研队员参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旧居和红军总部作战研究室旧址,参观完成后实地调研,了解当代青年对于延安的认识和对于延安精神的领悟。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都需要我们传承与实践!
图2-队员在凤凰山革命旧址的合影
杨家岭、枣园小分队
杨家岭,作为一座承载着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党建工作的重要地点,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早期领导机关的所在地,也是毛泽东主席家的一处旧址。今天的杨家岭已经成为一处展示着中国革命历史与艰苦岁月的五星级纪念之地。追梦寻迹小队一路漫步在杨家岭,仿佛穿越到上世纪,感受着那段艰难卓越、有苦有乐的岁月。
即日下午,追梦寻迹小队将进入中共中央早期领导机关所在地的陈列馆。馆内陈列着当年的办公场景、会议室、生活用品等实物,让人如身临其境,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在导游的讲解下,参观者们听到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领略了中国革命英雄们的伟大事迹。
图3-队员们在杨家岭革命旧址的合影
接着参观毛泽东主席故居。这是一个简朴而富有纪念意义的土窑洞建筑,展示了毛泽东主席一家的生活状况和家风家训。小队亲眼见到毛泽东主席曾经的办公的书桌、躺椅以及老式电话等,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此外,毛泽东主席曾经种过的菜地如今依旧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这自然离不开杨家岭管理人员的功劳,也彰显着革命先烈艰苦奋斗之精神薪火赓续,永不过时。
图4-中共七大会议地点
离开杨家岭,我们来到了延安市的另一个重要景点——枣园。枣园是毛泽东主席发表《实践论》的地方,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场所之一。如今的枣园依然保留着当年风貌,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
来到枣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央书记处旧址。这是中共中央常委曾办公的地方,是当年领导机关的核心区域。参观者可以参观会议室、书房等地方,了解当年中央领导层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接着,小队参观毛泽东主席发表《实践论》的地方。这是一处重要的纪念场所,展示了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发表演讲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在这里,小队聆听导游的介绍,深入了解了这篇伟大著作的内涵和历史意义。参观完毕后,小队成员对当地百姓、园内游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采访。不仅了解到了游客前来参观枣园的缘起,也宣传发扬了交通大学响应国家之号召的西迁精神。一名当地的延安学弟当即表示自己要向学长学姐们学习,艰苦奋斗备战高考,立志考入西安交通大学。
图5-队员们在枣园的合影
王家坪、四八烈士陵园小分队
“追梦寻迹”第二小队来到了王家坪革命纪念区,这里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部1937年至1947年所在地。大门是由石砖砌起来的,进入大门,第一间大厅便是中共中央军委礼堂,礼堂可容纳近千人,多少次重要的会议表决都是在这里进行的。队员们又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以及叶剑英旧居等,简简单单的砖房里,简单陈列着几件家具。另外,还参观了防空洞、会议室等等,生活设施都十分简陋,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先烈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本色和高风亮节。
图6-王家坪革命纪念区合影
四八烈士陵园第二小队来到了四八烈士陵园,仔细阅读完四八烈士陵园烈士生平展之后,队员们沿着阶梯走了上去,眼前是一座纪念塔,上面刻着毛泽手书“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这里安葬着“四.八”烈士以及在延安牺牲和病逝的张浩等烈士。园内再无他人,十分庄严神圣,在向烈士们敬礼后,第二小队便离开了,不愿再扰乱这份平静。
图7-四八烈士陵园图
结语
怀沙屈子千秋烈,为国捐躯一世豪。“追梦寻迹”社会实践队伍重温历史,走访延安的红色路线是为了激励广大人民群众铭记这段历史,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以青春之我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和开拓者!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宋昊昕 马嘉炜) 寻文脉根魂,守古韵新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夏文脉寻踪团于8月27日奔赴潼关,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依托建筑、规划专业优势,深入古城街巷、博物馆及历史遗迹,在实地调研中锤炼专业技能,为当地文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 红色烽火·党史传承 近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以实际行动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金城兰州留下了深刻的青春印记。 实践团抵达兰州
7月17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黄花集团,与企业负责人何小强厂长深入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并在企业周边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相结合,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图为团队成员到访企业合照。秦佳雨
7月14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樊晓莹和李思敏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咸阳市秦创原总部大厦人才大市场,开展了一场以“解码陕西工业密码”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互动交流,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感受秦
7月19日,盛夏的华州,阳光铺洒在古朴的街道上,“秦创原赋能成长”三下乡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此集结,带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探索,奔赴一场与华州皮影的深度之约。此行,我们不仅要触摸这项非遗艺术的温度,更要用行动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