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滁州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醉翁亭文化、儒林文化、孝文化、凤阳花鼓、琅琊山庙会、全椒走太平等等,这些独具特色的历史地域文化承载着滁州人民的美好回忆,滋养着滁州人民的心灵,也凝聚着滁州人民深厚的地域情感。为了探索挖掘滁州市各地区所蕴含和彰显出来的历史文化,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赴亭城探索历史文化行动小分队”(罗瑞豪、张子骏、周少斌、张扬、王翔、龚家星)于7月10日至7月16日前往“亭城”滁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地点为琅琊山醉翁亭、南京太仆寺、滁州博物馆。
小队于7月10日在滁州学院会峰校区集合,经过商量后确定了实践计划期间的饮食住址问题,并在稍作休整后前往琅琊山风景区。琅琊山风景区古名摩陀岭,系大别山向东延伸的一支余脉,享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皖东明珠”之美誉,而其中的醉翁亭更是被称之为“中国四大名亭之首”。小队成员看到醉翁亭后,仿佛感受到了欧阳修当年坦然面对政治上的挫折,陶醉于“环滁皆山”的美景,并怡然自乐的豁达心境,也有了《醉翁亭记》这样的千古佳作。小队成员不禁为这样一个亭子所展现出来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底蕴而感到惊叹。
![]()
![]()
(图为琅琊山与醉翁亭 张子骏摄)
次日,小队乘车前往南京太仆寺。查阅资料后得知,南京太仆寺始建于明朝,由明太祖于洪武六年置于滁州,其主要职责是掌牧养马匹,以备军需。小队成员游览之后都感受到南京太仆寺建造面积之大,这也反应出了当时明朝对军事力量的看重,同时小队成员讨论后认为这也与当时的社会动荡有关。
![]()
(图为小队成员在南京太仆寺的合影 罗瑞豪摄)
实践后期,小队一行乘车来到了滁州博物馆。滁州博物馆位于滁州市政务中心西南角,占地面积32786平方米,建筑面积19605平方米,展陈面积4600平方米,库房面积1200平方米,是皖东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自然风物陈列以展示滁州自然风貌为主,分别有岩溶地貌、古老的火山、丹霞胜境、湿地天堂、草场与牧区、走进森林、地下宝藏和古生物遗迹等七个部分。历史文化陈列分为源起淮水、涂中初兴、气越淮扬、开天首郡、近世风云等五个版块。在对博物馆进行游览与探索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滁州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加强了我们对于滁州的认知,不由得产生了一股敬畏之心。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对滁州历史文化探索的决心。
![]()
(图为滁州市博物馆楼 张子骏摄)
![]()
(图为团队成员与工作人员交流 张子骏摄)
之后,小队又去了解了凤阳花鼓戏的知识,可惜小队没能碰上有凤阳花鼓戏表演的时候,但每个成员都通过查阅资料以及询问当地居民有关凤阳花鼓的知识。各自收获良多,作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戏曲剧种,凤阳花鼓戏被誉为“凤阳三花”之一,源自于花鼓灯,起初是花鼓灯的后场小戏,在清代中期逐渐成熟为独立剧种。现如今已经成为中华不可磨灭的精神财富。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每个成员都对这座醉美亭城有了新的认识。滁州处处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无论是景色还是历史建筑又或是地方文化,都是无比丰富的。由于时间有限,此次社会实践也只是前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但我们希望能够将探索到的历史文化与当前亭城的建设相结合,宣传亭城文化,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到亭城文化。促进亭城的发展,提高亭城的知名度,同时领略历史文化的悠久与创新,吸取精华锐意进取。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