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响应“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围绕十四五规划“优先发展农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要求,建设健康宜居的美丽乡村,8月3日至4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科学院赴陕西省关中农村地区开展建筑保温隔热状况及室内热舒适性现状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尧头镇尧头村、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刘集镇双合村开展实地调研。
实践团会见村委会干部
8月3日早上10:00,实践团抵达渭南市澄城县尧头镇尧头村,团队成员会见村委会干部并介绍了实践团此行的目的,了解了村庄的基本信息和村民情况,村委会干部给予肯定并将村庄相关信息做出简要介绍,据了解村庄分为尧头村、南尧头村和尧科村,尧科村几年前已实现集中供暖,享受集中供暖的村民在尧头镇有四百多户,村委会干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增进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助力乡村振兴。
![]()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委会干部合影
实践团进行居民走访
团队成员到达村落后,通过实际观察,了解到农村建筑的建筑布局和建筑特征,掌握了调研对象和调研范围,经过走访,团队了解到农村建房主要以砖混结构的平房建筑为主,同时掌握了建筑结构、建造方式等基本信息,大部分建筑建造年代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从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角度分析,此类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差,冬夏季室内热舒适性较差。
![]()
图为南尧头村村民房屋
实践团进行问卷调研
通过问卷调研,团队了解了村民的家庭基本信息,得知目前农村大部分居住的是老人,年轻人主要都在外打工,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务农,随后队员向村民介绍了提升房屋保温隔热性能的措施,并了解村民改善室内热环境的主观期望和改造成本的可接受范围,获悉大部分居民对于改善室内热环境的主观期望值较高,改造成本可接受范围在五千元以内。
![]()
图为队员正在调研走访
测量室内热环境参数
调研当天室外最高温度可达37℃,在部分没有安装空调的住户家中队员利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室内屋顶温度,在下午两点左右室内屋顶温度已接近40℃,室内空气温度为32℃,人体有明显的炎热不适感并伴随有出汗的现象。
![]()
图为仪器测得的室内屋顶温度
乡村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此次调研天气十分炎热,这也进一步坚定了团队改善农村室内环境的决心,实践团成员将以实际行动投身乡村基层事业,肩负时代使命,共同谱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