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外学子三下乡:党旗为引促发展,生态振兴谋幸福

枫火XISU 2023-09-01 浏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突出“红色”本色,在弘扬革命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枫火志愿者队联合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村、高西沟村,组织开展“红色文化领新航,绿色生态赋新能”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希望通过实地调研,带领西外学子探寻当地如何在红色文化引领下推动发展绿色生态、推进红色美丽乡村建设,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乡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发扬高西沟精神,走绿色发展道路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高西沟村考察时指出,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为贯彻党中央发展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西沟村主动成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先行者,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高西沟人民以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和开拓创新的创造精神,创造出了土地利用“三三制”模式,经过四届村党支部三代人的共同努力,将一个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穷困山村,变成了今日“高山松柏连成片,陡坡牧草绿油油,水库清澈映青山,平展坝地喜丰收”的“塞上江南”。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农林牧产业全面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也为其他地区生态治理提供了有效经验,走出了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图片1.png

 图为高西沟牌坊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嘉欣供图

对话老党员:不忘初心,赓续奋斗

       7.17日上午,抵达高西沟村后,实践团在调研途中遇到了一名党龄50年的老党员,并对其展开深度采访。在采访过程中,老人笑着表示,高西沟村的生态发展离不开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也离不开常秀英等老一代高西沟人民征山治水、劈山填沟的勤劳作风。谈及高西沟存的发展,老人说道:“高溪沟村曾有40座山,21条沟,都是久旱不收,近些年通过打坝、修梯田、植树造林,使得梯田层层绕山头、座座坝堰锁住沟、坡地林草盖被子、沟渠打坝粮囤子,高西沟村焕然一新,也培养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高西沟精神,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米脂县民政府当时给村民每人补贴了两万块钱、十袋面、十袋大米和十瓶油,榆林市农商局也给了我们高西沟村每人五百元红包,榆林市医院给老年人补贴两万三千块钱,还有慈善协会也给我们老年人生活给予许多帮助,今年发展起来的的绿色生态旅游产业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临别之际,这位老党员还殷切勉励当代大学生认真学习新时代精神,实事求是的记录民情,拥护党中央的领导,敢于提出自己创新性的想法,这样才能不负时代所托。


图片2.png

 图为老党员向实践团成员讲述高西沟村的发展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符雪菲供图 

步履不息 ,奋斗不止

通过调研前的资料了解,和一整天走访高西沟村当地民众的经历,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高西沟村党支部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带领高西沟人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并在治理穷山恶水的壮举中逐渐形成了不屈不挠、敢叫天地换新颜的雄心壮志和必胜信念,培养了精诚团结、奋发图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过硬作风,这种精神面貌也新老班子交替中传承发展。高西沟村党员干部也在采访中表示,在新时代起点,高西沟村党支部仍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继续团结带领高西沟广大群众发扬高西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征山治水的创业精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高西沟的绿水青山变成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为新时代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和样板。

松涛阵阵、碧波盈盈,千亩良田盘山卧,漫山林果点点红。实践团的西外学子们望着盛夏的高西沟,感受着生长在黄土高原褶皱里高西沟人的质朴热情,也感慨着一个荒芜贫瘠的穷山沟到山清水秀“陕北小江南”的青绿蝶变。相信,通过此次的实践调研活动,西外学子们能够像高西沟村人民一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力量,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发扬实干精神,久久为功、勇毅前行,在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出实绩、圆梦想、创奇迹,共同续写中国梦的崭新篇章!


图片3.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照  中国青年网 李嘉欣供图


责任编辑:谢斯晴
相关文章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