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学子访张家山,切实入户调查了解
为了培养青年学子走入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优良精神,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位教师的指导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学院赴吴堡县乡村振兴调研活动队于8月16日前往吴堡县张家山村进行调研活动,走访当地村民,切实了解近年来乡村振兴下的居民现状。
众所周知吴堡原本是一个十分贫困的县,但是近五年来,该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小康稳步实现。吴堡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累计整合涉农资金8.17亿元。实施移民搬迁813户,户籍迁移率位居全市第一,维修改造危房576户,36个村实现集中供水。产业、教育、医疗、就业、消费扶贫等政策措施全部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全面实现。66个贫困村、1.45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2019年底正式宣布脱贫摘帽。张家山村为其中一个典型村落。
该村的主要一大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无保户较多,村中居民人数急剧下降,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几年前丧偶、无儿无女的老奶奶,有专门的家庭医生,每年有1万多元的补贴,在政府的帮助下日子也算舒适。另外有自我谋生手艺的家庭,月收入为6000元左右,家中有一个大学生和一个高中生,日子也较宽裕。
用水方面,该村使用和饮用均为自来水,据村民反映,每家每户都有一口井且水中并无异味。当地环境建设较好,植被覆盖率较高,厕所均统一化建设管理并贴有标识。调查结果显示,当地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为回收利用,极少数类似于秸秆等用作燃料烧火,居民的环保意识也都较强。
调查显示,居民最在意乡村振兴带来的是乡风文明和生活富裕,他们认为乡村振兴最能带来的是改善居住环境和提升农村文化教育水平,村里的学生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升教育水平,改善教育条件和环境。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