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陕西理工大学学生赴汉中市勉阳镇开展推广普通话实践活动

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2023-08-23 浏览:

语言,是文化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普通话,是适合全体中国人民彼此交流的语言;汉字,是承载民族历史和思想艺术的重要载体。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的大背景之下,进一步推广普通话,运用规范字是促进乡村教育、基层教育的必要手段,也是推动广大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乡’约盛夏,‘育’你成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汉中市勉县勉阳镇旧州村,为青少年们展开了一场丰富多彩、幽默有趣的普通话宣讲活动。

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广泛的采用了面对面宣讲、知识普及、竞赛推广和运用倡议四种方式积极推广普通话。在最开始的面对面宣讲中,实践团成员通过为小同学小朋友们讲述了三个关于没讲好普通话致使闹出笑话的趣闻轶事,吸引起众人的兴趣,以小小故事述说大道理。然后又以此为引子,巧妙而自然的进行对于普通话和规范用字的知识普及,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对于普通话的历史概况以及与方言区别的浓厚兴趣。

image.png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带领同学们学习普通话的发音技巧)

在实践运用的板块中,实践团成员组织了看谁最能说绕口令和诗歌诵读的两大活动,同学们踊跃参与,朗读过程中或感情饱满而言辞完满,或热情洋溢而慷慨激昂。在参与者们动情的声调中真切的体会到普通话的魅力,并引起围观的人群阵阵喝彩与欢呼。紧随其后的是由实践团成员发起的推广普通话倡议,参与者们自发的对倡议书进行了热情高涨的诵读。

image.png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组织游戏活动

最后实践团成员通过问答调查青少年日常使用普通话的频率、使用场所以及对普通话的熟悉程度等多个问题,了解目前当地普通话的普及程度,并根据掌握情况对青少年采取不同宣讲方式,取得良好效果。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向大家发放调查问卷)

讲好普通话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它涉及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是一个人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精神面貌的体现。因此,“‘乡’约盛夏,‘育’你成长”社会实践团将继续开展普通话宣讲工作,让社会用语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使之既能达到交际目的,又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既促进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又加强全社会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责任编辑:吕浩伟 杨鈺茜
相关文章
踏访潼关探遗珍,建院青年护文脉 —— 西安建筑科技大

踏访潼关探遗珍,建院青年护文脉 —— 西安建筑科技大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宋昊昕 马嘉炜) 寻文脉根魂,守古韵新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夏文脉寻踪团于8月27日奔赴潼关,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依托建筑、规划专业优势,深入古城街巷、博物馆及历史遗迹,在实地调研中锤炼专业技能,为当地文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 红色烽火·党史传承 近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以实际行动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金城兰州留下了深刻的青春印记。 实践团抵达兰州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7月17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黄花集团,与企业负责人何小强厂长深入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并在企业周边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相结合,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图为团队成员到访企业合照。秦佳雨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7月14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樊晓莹和李思敏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咸阳市秦创原总部大厦人才大市场,开展了一场以“解码陕西工业密码”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互动交流,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感受秦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7月19日,盛夏的华州,阳光铺洒在古朴的街道上,“秦创原赋能成长”三下乡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此集结,带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探索,奔赴一场与华州皮影的深度之约。此行,我们不仅要触摸这项非遗艺术的温度,更要用行动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