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陕西理工大学学生赴汉中市勉阳镇开展推广普通话实践活动

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2023-08-23 浏览:

语言,是文化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普通话,是适合全体中国人民彼此交流的语言;汉字,是承载民族历史和思想艺术的重要载体。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的大背景之下,进一步推广普通话,运用规范字是促进乡村教育、基层教育的必要手段,也是推动广大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乡’约盛夏,‘育’你成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汉中市勉县勉阳镇旧州村,为青少年们展开了一场丰富多彩、幽默有趣的普通话宣讲活动。

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广泛的采用了面对面宣讲、知识普及、竞赛推广和运用倡议四种方式积极推广普通话。在最开始的面对面宣讲中,实践团成员通过为小同学小朋友们讲述了三个关于没讲好普通话致使闹出笑话的趣闻轶事,吸引起众人的兴趣,以小小故事述说大道理。然后又以此为引子,巧妙而自然的进行对于普通话和规范用字的知识普及,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对于普通话的历史概况以及与方言区别的浓厚兴趣。

image.png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带领同学们学习普通话的发音技巧)

在实践运用的板块中,实践团成员组织了看谁最能说绕口令和诗歌诵读的两大活动,同学们踊跃参与,朗读过程中或感情饱满而言辞完满,或热情洋溢而慷慨激昂。在参与者们动情的声调中真切的体会到普通话的魅力,并引起围观的人群阵阵喝彩与欢呼。紧随其后的是由实践团成员发起的推广普通话倡议,参与者们自发的对倡议书进行了热情高涨的诵读。

image.png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组织游戏活动

最后实践团成员通过问答调查青少年日常使用普通话的频率、使用场所以及对普通话的熟悉程度等多个问题,了解目前当地普通话的普及程度,并根据掌握情况对青少年采取不同宣讲方式,取得良好效果。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向大家发放调查问卷)

讲好普通话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它涉及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是一个人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精神面貌的体现。因此,“‘乡’约盛夏,‘育’你成长”社会实践团将继续开展普通话宣讲工作,让社会用语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使之既能达到交际目的,又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既促进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又加强全社会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责任编辑:吕浩伟 杨鈺茜
相关文章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