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陕西理工大学学子赴浙江省海宁市开展“推普”实践活动

陕西理工大学 2023-08-23 浏览: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及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近日,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乡’约盛夏,‘育’你成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多位成员赴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斜桥镇斜桥村村民委员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围绕“推广普通话”为中心展开主题宣讲活动。

image.png

(图为斜桥镇斜桥村村民委员会入口)

image.png

(图为推广普通话活动展板)

在与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访谈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发现,村委会对于推广普通话设置了一系列的活动,通过不同的方式将普通话融入到村居民的生活中去,效果显著。据统计,村居民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中青年居民会说普通话,超过四分之一的老年人能够听懂并说普通话。与此同时,村委会对于推广普通话的活动同样存在弊病,包括但不限于针对群体大多为儿童与青少年等本就以普通话为主的人群,对于方言口音影响普通话叙述没有较为合理的解决措施,对于听不懂也不会说普通话的群体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等。

image.png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面对面采访工作人员)

在实践活动的最后,实践团的成员将提前准备好的二维码和问卷粘贴在村委会接待处的展板以及村委会社区文化公告栏,由村委会办事员负责宣传,呼吁村居民都学习普通话,会说普通话。

image.png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张贴宣传页推广普通话)

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陕西理工大学“‘乡’约盛夏,‘育’你成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未来会继续坚持进行以推广普通话为中心的宣讲活动,讲普通话的种子播撒于各地,串联起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弘扬中华文化。

责任编辑:吕浩伟 张羽柔 宁彤晖
相关文章
踏访潼关探遗珍,建院青年护文脉 —— 西安建筑科技大

踏访潼关探遗珍,建院青年护文脉 —— 西安建筑科技大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宋昊昕 马嘉炜) 寻文脉根魂,守古韵新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夏文脉寻踪团于8月27日奔赴潼关,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依托建筑、规划专业优势,深入古城街巷、博物馆及历史遗迹,在实地调研中锤炼专业技能,为当地文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 红色烽火·党史传承 近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以实际行动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金城兰州留下了深刻的青春印记。 实践团抵达兰州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7月17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黄花集团,与企业负责人何小强厂长深入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并在企业周边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相结合,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图为团队成员到访企业合照。秦佳雨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7月14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樊晓莹和李思敏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咸阳市秦创原总部大厦人才大市场,开展了一场以“解码陕西工业密码”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互动交流,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感受秦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7月19日,盛夏的华州,阳光铺洒在古朴的街道上,“秦创原赋能成长”三下乡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此集结,带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探索,奔赴一场与华州皮影的深度之约。此行,我们不仅要触摸这项非遗艺术的温度,更要用行动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