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灾后重建工作进展,同时增强村镇居民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提高灾害风险防范意识。由陕西理工大学郭鸿老师带队指导的“岭南先锋·生态秦岭”秦岭南麓地质灾害调研社会实践团于7月29日赴陕西省汉中市汉坪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针对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灾后治理进行了实地考察,并通过分发海报、实地访谈等方式从治理效果及村民感知等方面对当地居民进行调研。
(图为实践团队野外调研活动)
调研活动之前,实践团队多次开展线上线下会议。郭老师结合本实践团队近三年的地质灾害调研数据,较为全面的对同学们进行了汉中市自然地质状况科普,团队成员对调研区域的受灾影响、实际状况等方面取得了初步了解。除此之外,同学们聚焦当地居民灾后居住心态及对治理的感知等各方面,精心设计调研问题,明确分工,做好了深入乡村走访调研的前期准备工作。
(图为实践团队调研活动途中照片)
地灾学习过程中,指导老师郭鸿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汉坪村相关灾后现象及治理措施。实践调查发现,灾后导致了部分植被破坏、房屋摧毁和道路受损。通过地上点滴痕迹,实践团队成员对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影响作出了一定的评估,并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参观学习了不同的治理方式的采用条件,结合地形、土质等的判断方法,将生态治理的理念融入到治理方法中。
(图为指导教师讲解泥石流灾害支护方式)
调研时,实践小组采取入户调研的调研方式,与当地村民进行了面对面沟通交流,对收集到的居民诉求与意见认真分析和整理,期望为汉坪村当地实际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在交谈过程中,了解到当地群众面对自然灾害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可贵品质,以及我党带领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实践队员对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图为调研小组成员入户调研)
自然灾害信息调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开展自然灾害信息调查,将有效提升社会对灾害风险的理解,本次实践活动于汉中市汉坪村调研多家居民,不仅了解了相关地质灾害对当地居民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的巨大损失,了解地质灾害预警措施,而且通过张贴海报,科普宣讲等方式进行地质灾害知识普及,进一步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图为实践小组成员进行地质灾害宣讲)
实践团队后期将整理撰写调研报告,希望可以为今后重大突发自然灾害的灾后重建、治理工作尽一点微薄力量。同时在这次活动中也感受到了党对群众的引领,相信未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基层工作人员的带动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探市集活力,绘乡村新图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专项实践服务长安区和美乡村建设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长安太乙宫解码传统市集发展密码 为深入观察乡村经济脉络,服务地方发展,探寻和美乡村建设路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专项实践服务长安区和
在乡村中蜗居的城市追梦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学子赴长安区三益村探寻和美乡村实践路径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扎根乡土,7月12日至1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长安区和美乡村实践路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三益村,开展了一
研乡建路径 绘和美乡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长安区探寻和美乡村实践路径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抱龙村调研纪实 2025 年7月中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长安区探寻和美乡村实践路径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抱龙村,围绕民生保障、乡村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宋昊昕 马嘉炜) 寻文脉根魂,守古韵新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夏文脉寻踪团于8月27日奔赴潼关,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依托建筑、规划专业优势,深入古城街巷、博物馆及历史遗迹,在实地调研中锤炼专业技能,为当地文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 红色烽火·党史传承 近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以实际行动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金城兰州留下了深刻的青春印记。 实践团抵达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