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安大学赴陕西榆林米脂:青年躬身乡土,谱写振兴篇章

长安大学 2023-08-25 浏览: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探寻高西沟村生态治理取得显著成果的原因,探索总结新时代背景下的“米脂模式”,为加快乡村振兴的进展提供可借鉴的模板,2023年7月12日,长安大学赴陕西米脂“绿荫黄土山河富·杂粮铺起振兴路”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米脂县高西沟村,参观水保生态教育基地,探寻高西沟村的优秀生态治理模式,学习高西沟村党支部通过红色党建引领发展的成功经验。

来到高西沟村的第一站,实践队员们选择去参观水保生态教育基地。在千秋大计厅,实践队员们了解到,黄土高原位于黄河的中上游地区,是全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由于黄河携带大量的泥沙,使得黄河下游形成了地上河的现象,导致了千年的黄河水患。高西沟村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腹地,域内地形破碎,沟壑纵横。自古以来该地自然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发,十种九不收,这与如今高西沟村绿水青山,硕果累累的景象截然不同。那么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是如何变成山清水秀的“塞上好江南”呢?实践队员们在治理之路厅和红色堡垒厅找到了答案。

图片

图为实践队员在讨论高西沟村生态治理模式 王泯景摄

通过在治理之路厅的学习,实践队员们了解到高西沟人通过不断的生态治理实践,总结出了黄土高原水土修复与保持的宝贵经验,有效地遏制了当地的水土流失,创造出了著名的“三三制”模式,并在实践发展中不断的优化与改良,将“三三制”模式优化为如今的“三二一”模式,形成了农林牧全面协调发展的模式,使高西沟村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成为一颗“陕北高原的明珠”。

实践队员在学习高西沟精神  王泯景摄


卓越的生态治理成果离不开党的领导。在红色堡垒厅,实践队员们了解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高西沟村先后产生了四任党支部班子。从第一任开始,高西沟村党支部就在治理穷山恶水的壮举中逐渐形成不屈不挠、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心壮志和必胜信念,培养了精诚团结、奋发图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过硬作风,并在班子新老交替中传承和发扬,成为“黄土高原上薪火相传的红色战斗堡垒”。同时,实践队员们通过讲解员的讲解,也对“坚持不懈、与时俱进、协调发展”的新时代高西沟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图片

图为实践队员在水保生态教育基地合照 王丁光盛摄

经过此次高西沟村水保生态教育基地的参观学习后,实践队员们见证了高西沟人民开山治水的艰苦历程,学习了高西沟人民摸索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三二一”生态治理模式,感悟了高西沟村党支部党建引领的力量与重要性。正是高西沟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高西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接续奋斗、薪火相传、久久为功,才将高西沟村建设成为如今山清水秀、地沃村富的生态样板村。在未来高西沟生态治理模式的推广中,不仅应该对环境治理措施进行贯彻落实,更应该对高西沟党支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度的思考。

责任编辑:王泯景
相关文章
踏访潼关探遗珍,建院青年护文脉 —— 西安建筑科技大

踏访潼关探遗珍,建院青年护文脉 —— 西安建筑科技大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宋昊昕 马嘉炜) 寻文脉根魂,守古韵新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夏文脉寻踪团于8月27日奔赴潼关,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依托建筑、规划专业优势,深入古城街巷、博物馆及历史遗迹,在实地调研中锤炼专业技能,为当地文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 红色烽火·党史传承 近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以实际行动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金城兰州留下了深刻的青春印记。 实践团抵达兰州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7月17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黄花集团,与企业负责人何小强厂长深入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并在企业周边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相结合,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图为团队成员到访企业合照。秦佳雨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7月14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樊晓莹和李思敏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咸阳市秦创原总部大厦人才大市场,开展了一场以“解码陕西工业密码”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互动交流,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感受秦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7月19日,盛夏的华州,阳光铺洒在古朴的街道上,“秦创原赋能成长”三下乡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此集结,带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探索,奔赴一场与华州皮影的深度之约。此行,我们不仅要触摸这项非遗艺术的温度,更要用行动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