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国家发展与社会建设有着极强的拉动力,为进一步了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发展方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控制与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发展成就观察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3年7月14日前往陕西省西安市的长安大学展开调研, 深入学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实际生活中的功能应用。
实践团成员在长安大学雁博园BIM研究中心调研
长安大学在公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技术研发与应用、跨海桥梁智能运维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典型路段运行风险主动防控技术研发与应用、国际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绿色智慧公路科研平台培育等方面开展试点并展开研究,在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三大科学领域取得成果,其中公路交通学科享誉亚洲,素有“行业黄埔”的美誉,并主导制定了国家公路网规划等国家政策,主持或参加编写100余部国家及行业主导性技术规范,师生校友主导和承担了国内外大量重大工程项目,从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青藏公路",到世界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世界最长的岛隧跨海工程"港珠澳大桥";从东非规模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斯亚贝巴至阿达玛高速公路、"中巴经济走廊"公路,到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肯尼亚蒙内铁路,凝聚着汗水和智慧。
长安大学交通BIM研究中心成果奖项陈列
长安大学交通BIM研究中心致力于交通BIM技术的本地化开发,打造交通BIM技术应用平台,推动交通BIM行业标准制订,培养交通BIM专业人才,解决交通工程项目中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维管理全寿命周期的BIM应用关键问题,提高交通BIM技术研发与实践应用水平。
长安大学交通BIM研究中心基础设施平台介绍
同时,长安大学交通BIM研究中心密切跟踪交通行业BIM发展的国际前沿方向,瞄准国家需求和该领域重大科学问题,聚焦我国高速公路、地铁、桥梁、隧道、场站枢纽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寿命周期的BIM研究与应用,推进交通行业全过程管理的智慧化发展。经过多年的科研实践,中心在交通基础设施协同设计、精益施工管理、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控制、运维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与工程应用已形成特色。
讲解人员为实践团成员介绍交通BIM技术相关仪器
讲解人员带领实践团成员来到展厅处,为成员们介绍收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数据时所需的部分仪器,主要讲述了无人机、全站仪、TM2激光路面纹理测试仪。无人机主要运用无人机航测系统获取区域影像数据与地理信息数据等,与BIM软件结合建实景模型。全站仪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高差测量功能与一体的测绘仪器,广泛应用于道路测量领域,常与GPS、激光扫描仪等技术相结合。TM2激光路面纹理测试仪可以快速获取混凝土路面的纹理形态数据,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改进,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性。通过一番讲解,实践团成员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经过本次参观,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长安大学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付出的努力,认识了解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实践团成员在未来将以所学知识为基础,力争为交通基础设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