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在“行走的思政课”中续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3-08-29 浏览: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各民族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青年学子深刻把握新时代伟大成就,7月12日至23日,在材料学院辅导员刘帅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赴云南红河“边疆民族团结行,实践探索共筑梦”暑期实践团以多民族携手共成长为主要目标,追寻各个历史时期的红河州面貌,聚焦党领导下的多民族团结发展和乡村振兴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实践团队采取“走、访、拍、讲、写”等形式展开为期12天的实践活动,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边疆,以研学感受民族风情,用镜头记录乡村振兴,以文字描绘团结盛世,先后走访弥勒市可邑古村、云南大学建水紫陶传承基地、个旧市宝华社区、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红河州博物馆以及蒙自石榴科技小院等14个地方,真正在这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青春聚力,高举团结之旗帜

陕西省2023年“石榴籽一家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实践活动项目入选团队,长安大学赴云南红河“边疆民族团结行,实践探索共筑梦”暑期实践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7月11日,指导老师刘帅就安全教育、宣传投稿等内容作了培训分享,实践队员根据培训内容就成员分工、日程安排进行讨论。团队成员表示要将服务大局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争做有为长大青年,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以奋斗者的姿态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挺膺担当!

image.png

图为7月6日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晓琳在出征仪式上为实践团队授旗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合影

传承技艺,践悟民族之风情

民族情谊不仅隔跨山海相连,民族风情也在岁月中流转。7月13日,实践团队来到弥勒市可邑古村,可邑古村村长带领实践团队师生依次参观彝族阿细跳月博物馆、阿细跳月广场以及阿细传习馆等地,并有幸拜访了阿细跳月的非遗传承人们。据了解,可邑古村距今已有370年的历史,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多次被参观、调研、报道,并在2018和2019年被分别授予“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弥勒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荣誉称号;7月14日,实践团队前往云南大学建水紫陶传承基地和建水紫陶博物馆,了解紫陶的制作工艺、历史发展、文化内涵、传承现状等,以千年紫陶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15日,实践团队走进个旧市锡都博物馆,重温个旧锡业历史,近距离感受到个旧璀璨的锡工业文化。

image.png

图为云南阿细跳月管乐非遗传承人龙文生教授实践团队成员管乐吹奏

image.png

图为云南阿细跳月口弦非遗传承人向团队成员展示口弦

image.png

图为云南大学建水紫陶传承基地老师向队员讲述紫陶烧制技艺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学习锡矿工艺后合影

深入基层,探访团结之果实

耕民族团结沃土,享民族团结硕果。7月13日实践团队到访可邑古村村民家中,就古村的旅游产业、国家惠农政策以及家庭主要收入等问题进行了调研交流;7月15日,实践团队走进民族团结示范社区—个旧市宝华社区,通过调研少数民族聚居区人民风土人情特色和采访社区老党员的方式,走近哈尼族居民,了解个旧市宝华社区相关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事迹;7月21日,实践团队来到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蒙自石榴科技小院开展调研,在蒙生合作社团支部书记张显带领下,团队师生走访参观了小红寨青年之家、蒙生石榴加工厂以及百年古树石榴园,再次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亲切回信;7月22日,实践团队前往元阳县卡里卡村,卡里卡村党总支副书记谭德辉的带领下,团队师生有幸参加了“卡里卡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座谈会”,了解到了基层干部治理村庄的经验和方法,深刻体会到了青年一代在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队在可邑古村村民家中交谈近年来村子的新变化

image.png

图为个旧市宝华社区彝族老人向实践团队讲述社区特色

image.png

图为蒙生合作社团支部书记张显带领实践队员参观蒙自石榴科技小园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队在参加“卡里卡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座谈会”后与当地村民交流

精研细学,讲好团结之故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讲好民族团结故事。7月16日,实践团队走进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挖掘一代中国人“弦歌不绝”的文化传统和心灵史,传颂联大时期的多民族共同抗战的故事;7月17日,实践团队前往碧色寨火车站,沿着米轨跟随蒙自市道德模范沈家荣老先生探寻滇越铁路的百年历史,讲述那条具有革命历史之路的爱国故事;7月18日至19日,实践团队以“红河流淌情凝心,民族团结展和谐”为主题在红河州博物馆大厅展示团队前期走访调研成果,以“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主题从红河州乡村发展成就、长安大学介绍以及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知识普及3个角度展开公益宣讲。

 

image.png

图为指导老师刘帅向团队成员讲述西南联大的师生故事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跟随蒙自市道德模范沈家荣了解百年滇越铁路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向红河州当地居民讲述实践调研过程及成果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向红河州博物馆游客讲述古老神秘的红河文化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向当地中小学生宣讲后合影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实践团队通过此次赴云南红河州暑期思政大实践系列活动,引导师生“我学、我讲、我研、我实践”,将专业特色、个人特长与国家发展、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悟多民族文化绽放出的迷人光彩,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丰硕成果,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讲好民族团结故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续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青春新篇章。实践期间,挂牌成立1个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累计发稿80余篇,实践成果被中青网、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搜狐网、多彩大学生网、三秦学子微博、大学生网报、长安大学团委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责任编辑:刘帅
相关文章
踏访潼关探遗珍,建院青年护文脉 —— 西安建筑科技大

踏访潼关探遗珍,建院青年护文脉 —— 西安建筑科技大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宋昊昕 马嘉炜) 寻文脉根魂,守古韵新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夏文脉寻踪团于8月27日奔赴潼关,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依托建筑、规划专业优势,深入古城街巷、博物馆及历史遗迹,在实地调研中锤炼专业技能,为当地文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 红色烽火·党史传承 近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以实际行动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金城兰州留下了深刻的青春印记。 实践团抵达兰州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7月17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黄花集团,与企业负责人何小强厂长深入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并在企业周边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相结合,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图为团队成员到访企业合照。秦佳雨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7月14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樊晓莹和李思敏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咸阳市秦创原总部大厦人才大市场,开展了一场以“解码陕西工业密码”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互动交流,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感受秦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7月19日,盛夏的华州,阳光铺洒在古朴的街道上,“秦创原赋能成长”三下乡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此集结,带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探索,奔赴一场与华州皮影的深度之约。此行,我们不仅要触摸这项非遗艺术的温度,更要用行动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