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三下乡:多彩非遗助力 弘扬文化自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2023-09-06 浏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7月22日至8月1日,实践团以“调查数字声誉情况,分析新媒体导向,弘扬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走入乡土深处,同时以“摸实情,出实招”为调研宗旨,我们通过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选取集中位于西安市内的碑林区永兴坊、长安区马嘶坡村、长安区王莽街道小峪口村、灞桥区唐家寨村、长安区咀头村这5个拥有特色非遗项目的地区作为对象开展调研,体验当地非遗文化,采访当地居民和游客,助力非遗数字传播发展。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进行采访

我在实践团担任宣传员一职,本次调研活动中负责整理调研地区材料,摄影,采访以及后续投稿和稿件修改。

作为中华文化发源地,西安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地理位置的,孕育了诸多绚丽的非遗元素。随着时代的发展,非遗也承载着文化与历史的沉淀,对西安和周边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物质生活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非遗并选择有含非遗元素的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而作为非遗生存土壤的乡村却面临年轻人大量外流,数字化程度低,非遗技艺濒临失传等发展难题。此次前往乡村开展调研活动我们便旨在了解当地非遗文化,传播文化自信,帮助当地非遗建立良好的数字化声誉。

image.png

图为村支书展示当地唐三彩非遗传习所

通过本次调研,我深感解决非遗传播问题的紧迫性,作为传统艺术形式,非遗的生命力来源于传承和发展,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日,许多原生态传统技艺的传播传承路径受到破坏,迫切需要找到更适宜它们扎根发芽的土壤,更需要探索一条新的传播渠道。

在与村党委书记的交流让我看到了寻找新的非遗发展之路的机遇。在非遗成为时代浪潮的今天,他们积极引导农民转变非遗传播传统的观念和方式,利用数字化手段让更多人了解当地的非遗项目,让这些古老的技艺绽放新的生命力。他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帮助非遗的传播和发展,为建设数字化非遗和美丽乡村建言献策。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合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何使其于传承中新生,与现实土壤交融,是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次调研活动让我学习了非遗文化,认识了非遗发展现状,并和调查团同学们一起思考和探索了非遗发展的新路径,我将会在未来继续助力非遗,贡献建大学子的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钟番茄
相关文章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西藏自治区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西藏自治区

在响应国家边疆民生与交通战略,破解高海拔地区公共服务瓶颈,2025年8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实践团启程前往川藏公路,开展沿线服务站设施优化调研。团队 依托专业北京, 从成都平原启程,沿国道318一路西行,深入新津、浦江石像、天全、泸定、折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学子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学子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 学子深入雪域高原,为川藏公路服务站升级注入专业智慧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邓科 刘艺柔)在响应国家边疆民生与交通发展战略,破解高海拔地区公共服务瓶颈的号召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天路驿

西农学子深入延安问技于棚,求知于行磨砺初心

西农学子深入延安问技于棚,求知于行磨砺初心

2025年8月9号至8月16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调研团的7名同学前往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开展了暑假 “三下乡” 实践活动。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来了解当地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学子赴胶东军区旧址纪念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学子赴胶东军区旧址纪念馆

6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实践团队走进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纪念馆(位于烟台市海阳市郭城镇战场泊村),以“胶东地区的革命历史与精神传承”为主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红色印记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本次实践团队由学子王子豪担任领

西农学子三下乡: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西农学子三下乡: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塞上兴农 调研队积极响应《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号召,于2025年8月深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开展“ 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主题社会实践。团队以厚植“知农爱农”情怀为初心,运用专业视角系统探究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与智慧化管理实践,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