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农学子三下乡:太行山楂别样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3-09-11 浏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调研团前往辉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探寻“山楂的使命”,助力强农兴农,赋能乡村振兴。

1693993211563.jpg

图为调研团在裴寨村纪念馆合影。通讯员 张乃耘摄

炎炎夏日,蝉鸣悠长。2023年7月18日至2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调研团赴辉县市调研山楂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学习红色奋斗精神,领悟“红旗渠精神”和“辉县人民干得好”精神的魅力所在。

用水梦 昔日裴寨用水难,攻坚克难人定胜天

1693993425991.jpg

图为在辉县市裴寨村纪念馆讲解员为成员们讲解裴寨村村委会主任裴春亮的事迹。通讯员 张乃耘摄

7月18日,调研团参观拜访了全国文明村——裴寨新村。“昔日裴寨村,十年有十旱;挑水去点种,收成全靠天”,曾经的裴寨村干旱少雨,严重影响了民生发展。在村长裴春亮的带领下,裴寨村挖水井,建水库,平山修路,投资设厂,解决了长久以来的用水难题,助力村民的农业生产,带领全村人民脱贫致富。裴村长用真情回报家乡,用辛劳灌溉梦想,书写了从靠天吃饭的省级贫困村到全国文明村的奋斗奇迹,造福一方。

1693993553489.jpg

图为讲解员讲解过去裴寨村的情况。通讯员 李星宇摄

在如今居民安居乐业的裴寨新村,那种种的繁荣景象都是在党的带领下,在人民群众的奋斗下共同拼搏而来的,那敢闯敢拼,敢作敢当的奋斗精神让调研团的同学们深受鼓舞。裴寨新村的发展史诗已然成为了一份厚重的红色记忆,在人民的心中长久的流传。

山楂梦 太行山楂别样红,乡村振兴实业先行

1693993764533.jpg

图为村民种植的山楂。通讯员 李星宇摄

7月21日,调研团走进太行山脉,参观山楂种植基地,走访山楂加工厂,围绕着“山楂的使命”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学习与调查。在村长王新生的带领下,调研团来到了南太行山深处的三官庙村。山路陡峭,盘旋曲折,在与村民的交谈中,调研团了解到,山楂种植是当地村民们的主要产业。“八十年代时山楂价格高,一年收入可达千元。”随着山楂价格逐年下降,村中的年轻人也逐渐流失,伴随着野生山楂树缺少系统化管理等问题,三官庙村的山楂产业辉煌不再。

1693993856348.jpg

图为成员们来到辉县市裴寨村村民家中进行采访。通讯员 张乃耘摄

而乡村振兴政策的提出让村长王新生看到了一丝转机。想要带领全村人劳动致富,脱贫攻坚,产业转型升级是不可或缺的。在他的建议下,依托乡村振兴政策的精准帮扶,村中修建了山楂加工厂,用于野山楂的二次加工。从此,河南新乡的山楂加工品牌“楂之恋”诞生了。“干实事,求实效,有困难我们就去克服它。”村长王新生向调研团讲述了他的奋斗创业史。

1693993691410.jpg

图为参观山楂加工厂。通讯员 张乃耘摄

出行梦 绝壁长廊崖上凿,乡村致富就在今朝

7月25日,调研团来到了万仙山郭亮村,学习当地人民艰苦奋斗的愚公精神,感悟革命先烈的勇敢牺牲与无私奉献。郭亮村是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原始村落,坐落于海拔1700米的悬崖之上。因出行极其不便,1972年起,在党的领导下,村支书申明信带领13位壮士,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栉风沐雨,不避寒暑,千锤万凿,终于开辟出了一条连接外界的“绝壁长廊”。村民们用数不尽的汗水、顽强的意志共同绘就了如此的险峻奇观。

1693993975106.jpg

图为绝壁长廊标识。通讯员 李星宇摄

这条绝壁上的道路,不仅背负着村民的出行梦想,更是承载着他们的致富理想。自村中通车以后,郭亮村凭借其浓厚的历史底蕴和优美宜人的秀丽风景,逐步发展旅游业。随着游客的增多,郭亮村人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凝神聚力,战天斗地,敢于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正所谓勤劳致富,郭亮村人用他们的“郭亮精神”走出了深山,走出了辉县,走向世界人民的心中。

1693993919368.jpg

图为调研团在郭亮村前合影。通讯员 张乃耘摄

一路走来,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给调研团的同学们带来了良多感悟。从农业民生,到乡村振兴,处处都体现着勤劳可以致富的秘诀。

责任编辑:郭亦佳
相关文章
陕西工大实践团走进富平 120 师誓师旧址

陕西工大实践团走进富平 120 师誓师旧址

七月流火,初心滚烫。7 月 20 日,陕西工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 三下乡实践团一行,踏着先辈足迹奔赴陕西富平八路军 120 师誓师旧址。在这片镌刻着民族抗争史诗的红色土地上,青年学子以崇敬之心触摸历史温度,以赤诚之志传承革

探访杨家庄兵工厂遗址:陕西工院青年学子在红色热土上

探访杨家庄兵工厂遗址:陕西工院青年学子在红色热土上

杨家庄位于左权县芹泉镇,村庄依山傍沟而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9师于1937年11月率先在杨家庄建立了“炸弹厂”,成为八路军开辟时间最早、建成规模最大、武器制造最完备的兵工厂,在抵御日寇侵略的峥嵘岁月中,该厂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铸就了传之

“时光印记,温暖相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南

“时光印记,温暖相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南

为响应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部署,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桑榆影忆,岁月共话”实践团于2025年7月27日赴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南程村开展以“时光印记,温暖相伴”为主题的助老公益摄影活动。通过为乡村老人拍摄高质量生活影像,弥

“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实践团:中条山之行悟

“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实践团:中条山之行悟

为深入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27日,材料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来到了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云雾缭绕的中条群峰,在抗战的岁月里,是战士眼中家的方向,也是誓死捍卫的防线。它不再仅仅是自然的造物,更升华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情麦脉实践团:探寻关中麦作文化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情麦脉实践团:探寻关中麦作文化与

近日, 为深挖关中麦作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共生逻辑,引导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感悟中华农耕文明根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情麦脉”实践团深入关中杨凌、宝鸡、铜川、西安四地开展专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