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农学子三下乡:探索乡村振兴动能 描绘共同富裕画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23-09-08 浏览: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已进入新时期,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为了解乡村振兴的发展情况,承担起强农兴农的责任,8月30日至9月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赴瀛湖镇枇杷产业调研团相继走访湖心村、洞桥村等枇杷产业致富成功村,走进村民的家里,深入调研当地枇杷产业发展模式,了解枇杷产业为村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培育特色产业,打造优质品牌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立足资源禀赋,创新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才能塑造发展新优势。

队员们迎着朝阳驱车前往洞桥村,采访了党支部书记彭测勋。在与彭书记的座谈会上,书记就瀛湖枇杷产业的销售、产业优势、产业辐射、活动宣传等方面为我们进行详细地讲解。彭书记提到:“政府对于我们枇杷产业的帮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我们提供大量优质种苗,另一方面提供枇杷种植的相关培训。”

调研团在洞桥村采访了果农共计四十余户,了解到了销售枇杷时,农户也会通过开设网店、直播平台等方式进行线上销售,将大山里的枇杷销往全国各地。由此可见,枇杷产业真正带动了瀛湖的村民们发家致富,成为安康市的“小康村”。

在湖心村,村党支部书记罗其高谈起枇杷产业政策扶持,说道:“政府不仅会派专家来培育优良果种,不断改良品种,而且会定期培训,主要是枇杷种植和果园管理相关知识,合作社和园区则是起带动作用和管理作用,由加入的果农自主种植。”

金黄的果子挂满枝头,幸福笑容挂在脸上。乡村振兴要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依托政策支持,发展地理标志产品。枇杷已成为瀛湖镇的金名片,让人们提起枇杷就会想到瀛湖,这一切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和技术的支撑。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湖心村果农。

交接不断,信仰不息

调研团和清泉村的支书取得了联系,邀请了清泉村的合作社负责人和村干部代表进行访谈。在访谈中,调研团了解到,清泉村是这里种植枇杷最久远的一个村子、也是目前枇杷产业发展最早和最好的村子。清泉村最早的枇杷合作社负责人艾家宏面对我们的采访时说:“我的合作社已经成立了八年了,非常感谢西农大的朱平凤教授和鲁周民教授,他们时常亲自来村里调研,并手把手地教我们怎么施肥、怎么采摘等工作。说起来,我也算是朱平风教授的第一批在这里的弟子。”他正是靠着从朱教授那里学来的知识,所以在担任这家合作社的总负责人的同时也担任技术总指导。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朱平凤教授二十年如一日的扎根大山,鼓励一代又一代村民投身到建设家乡的事业中去,让枇杷产业带动了整个瀛湖的经济发展。

image.png

图为郭家河村委会干部为实践队员们介绍了郭家河村枇杷产业发展概况及乡村振兴对于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发挥资源优势,催生旅游经济

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瀛湖镇,通过乡村“产业+旅游,拓宽致富道路。

碧绿的湖水泛着波澜,从中央向岸边依次散去,水波荡漾中映照着湖边的风景也破碎成一片片。远远望去,一座座岛像是嵌在湖中的珍珠,被碧水缠绕,安静又美好

除了自然风光,调研团还发现安康博物馆等人文旅游景点、绿野烧烤等游玩项目也吸引了大批游客打卡留念。经党支部书记彭测勋介绍,随着瀛湖枇杷的品牌打响,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餐饮业和电商产业的发展,不仅有线上销售的方式,越来越多的人还想要来果园亲自采摘枇杷,在农家享受特色美食与住宿。

枇杷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image.png

图为洞桥村果农为实践队员讲述了枇杷产业销售渠道及盈利情况

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美丽乡村的画卷已然铺开。团队追寻着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的足迹,探寻瀛湖枇杷产业的致富历程品尝枇杷果实醉人香甜勇担强农兴农的时代使命。作为新一代西农人,更应该脚踏实地,帮助发展乡村振兴产业,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责任编辑:贾孟琼 张颖 肖子玥
相关文章
陕西工大实践团走进富平 120 师誓师旧址

陕西工大实践团走进富平 120 师誓师旧址

七月流火,初心滚烫。7 月 20 日,陕西工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 三下乡实践团一行,踏着先辈足迹奔赴陕西富平八路军 120 师誓师旧址。在这片镌刻着民族抗争史诗的红色土地上,青年学子以崇敬之心触摸历史温度,以赤诚之志传承革

探访杨家庄兵工厂遗址:陕西工院青年学子在红色热土上

探访杨家庄兵工厂遗址:陕西工院青年学子在红色热土上

杨家庄位于左权县芹泉镇,村庄依山傍沟而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9师于1937年11月率先在杨家庄建立了“炸弹厂”,成为八路军开辟时间最早、建成规模最大、武器制造最完备的兵工厂,在抵御日寇侵略的峥嵘岁月中,该厂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铸就了传之

“时光印记,温暖相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南

“时光印记,温暖相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南

为响应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部署,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桑榆影忆,岁月共话”实践团于2025年7月27日赴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南程村开展以“时光印记,温暖相伴”为主题的助老公益摄影活动。通过为乡村老人拍摄高质量生活影像,弥

“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实践团:中条山之行悟

“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实践团:中条山之行悟

为深入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27日,材料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来到了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云雾缭绕的中条群峰,在抗战的岁月里,是战士眼中家的方向,也是誓死捍卫的防线。它不再仅仅是自然的造物,更升华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情麦脉实践团:探寻关中麦作文化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情麦脉实践团:探寻关中麦作文化与

近日, 为深挖关中麦作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共生逻辑,引导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感悟中华农耕文明根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情麦脉”实践团深入关中杨凌、宝鸡、铜川、西安四地开展专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