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来到大别山腹地调研实践,既带来了西农的新知识与新科技,又在实践中向有经验的茶农茶企讨经验、学土方法,这是一场‘双向奔赴’。”“青年始终要听党话、跟党走。岳西是革命老区,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不要忘了去红色遗址参观学习。” 8月9日上午,岳西团县委接待了从千里之外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奔赴而来的学子,对学子们深入革命老区、大别山腹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这样的肯定与叮嘱,鼓励他们在基层一线多角度、多层次调研实践,在实践中长知识、长本领,更加密切联系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青春力量。
图为岳西团县委与西农调研团队座谈
图为西农调研团队采访罗源场负责人
图为徐龙茶场负责人徐义炉讲解岳西翠兰制作工艺
图为西农调研团队在雨思忆茶叶专业合作社合影
图为林兰名茶厂负责人刘文兵讲解茶园管理技术
随后,队员们来到林兰名茶厂生产基地。基地的主要生产线已基本实现自动化,未来目标是向智能化转型。值得注意的是,茶厂中的一条生产线器械是负责人刘文兵的父亲,也即林兰名茶厂的创始人刘友林老先生自主设计研发并生产制造的。队员们在参观走访过程中还发现,林兰名茶厂有一道特殊的生产线,即黄大茶。黄大茶原本是夏秋时期的“粗枝粗叶”,叶片厚、大、梗长、汤色黄,并不是消费者喜爱的类型,但近年来在科研团队不断研究开发下,黄大茶被发现有降血糖功效,从而慢慢转型为市场火热的“保健茶”。林兰名茶厂是岳西县为数不多开发利用夏秋茶的茶企,据了解,夏秋茶的采摘是用大型机械直接采摘,只用辅助以一至两个人工,采摘后工厂采用特殊的工艺让其多一步“发酵”程序,从而达到黄大茶特殊的口感和功效。从茶园施肥、控虫、采摘、灌溉方面到茶叶加工生产、开发新茶都可以看到林兰名茶厂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对待茶业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情怀与担当。
为全面了解岳西县农户种植茶叶情况,队员们在实践时将街头采访调研、问卷调查发放穿插在每日的行程中,早餐店、公交出租车上、马路边、民宿里,队员们的身影或站或坐,笔下总是匆匆记录着。岳西实践结束后,团队根据实践经验整理分析,锚定新方向延续线上调研,以线上线下互补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分析调研岳西茶产业发展现状。
岳西实践行程结束之际,团队时刻谨记岳西团县委的叮嘱,赴岳西红色遗址和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瞻仰了中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安徽省首任书记王步文同志故居。队员们在这座看似普通的农家小院里了解到王步文同志从小立志、发奋读书、寻求真理的故事。王步文同志书房门楣上亲笔书写的“书园”二字,正是他读书明理的开始,也是他青年时期回家乡宣扬进步思想、传播马列主义的战场。西农学子随后来到初心使命馆更深入地学习党史,在实践中领悟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向革命先辈学习致敬。在这里,通过一件件的老物品、文章报刊、事迹讲解、影视资料,展示了早期中国共产党员在安徽地区逐步成长、英勇奋斗、坚定不移、浴血拼搏的一幅幅图景。革命先烈虽早已离大家远去,但是他们矢志不渝、为革命真理献身的精神却彪炳千秋、永策后人。
图为西农调研团队瞻仰岳西红色教育基地初心使命馆
“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西农学子千里奔赴大别山,从茶市一路走到红色教育基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心倾听人民呼声、用情服务老区群众、以行动赓续红色血脉、助力乡村振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周丹若)
探市集活力,绘乡村新图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专项实践服务长安区和美乡村建设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长安太乙宫解码传统市集发展密码 为深入观察乡村经济脉络,服务地方发展,探寻和美乡村建设路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专项实践服务长安区和
在乡村中蜗居的城市追梦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学子赴长安区三益村探寻和美乡村实践路径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扎根乡土,7月12日至1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长安区和美乡村实践路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三益村,开展了一
研乡建路径 绘和美乡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长安区探寻和美乡村实践路径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抱龙村调研纪实 2025 年7月中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长安区探寻和美乡村实践路径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抱龙村,围绕民生保障、乡村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宋昊昕 马嘉炜) 寻文脉根魂,守古韵新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夏文脉寻踪团于8月27日奔赴潼关,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依托建筑、规划专业优势,深入古城街巷、博物馆及历史遗迹,在实地调研中锤炼专业技能,为当地文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 红色烽火·党史传承 近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以实际行动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金城兰州留下了深刻的青春印记。 实践团抵达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