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乡村振兴成为了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任务。非遗文化作为新生的文化力量,在乡村振兴中有着巨大前景。将陕西非遗文化——陕西剪纸与旅游行业结合起来,利用包装、设计、动画等多个专业,使陕西剪纸文化在旅游业发展多元化。习总书记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将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因此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探忆·筑梦团队组织“匠心筑遗,剪纸传情”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追溯陕西剪纸文化的发源地,为陕西剪纸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图为实践成员线下对延安大学学生进行调研访问)
延安剪纸是陕西剪纸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大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传承和保护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七月十日,“探忆·筑梦”社会实践团来到延安大学,秉承着将包装与剪纸结合的目标,选择延安大学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旨在了解延大学生对于传统非遗文化,延安剪纸艺术的认知现状以及对包装行业表现形式的看法。
在调查中,大部分的受访者能够简单的解释非遗的含义,认为它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也有少数的受访者表示对非遗的概念不太清楚。在访问过程中,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并不了解延安剪纸的文化特色,但仍有少部分同学表示,延安剪纸历史悠久,与其他地区的剪纸艺术有着明显的风格差异,它蕴含着原生态的延安乡土风情,以及厚重的地域文化,延安的红色精神自然也包含其中。
(图为高河晓老师为实践成员讲解延安剪纸)
实践团对于七月十二日拜访了当地著名的剪纸艺术家高河晓老师。寻访过程中,高河晓老师十分和蔼可亲,热情地为社会实践团成员讲解了许多关于剪纸的故事。“作为剪纸艺人,高河晓不仅把剪纸当成一项艺术来从事,更把其当成生命来珍视。”这是一位嘉宾对于高老师的评价。
(图为高河晓老师指导实践成员体验剪纸)
高河晓老师还亲自指导,带领实践成员参与剪纸,切身体会剪纸的魅力。访谈过程中,团队成员提出了许多问题,高老师都耐心的做出了解答。高河晓老师认为,剪纸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不分男女老少,无论贫穷贵贱,都可以尽情的发挥和享受……“剪纸与我有缘,并给我带来好运,也是我赖以生存的希望,我将不懈追求,发扬光大。”高河晓老师这样说。高河晓老师说,新时代的大学生是富有活力希望的一代人,要学习剪纸艺术,不可缺少的就是耐心。在之后的交谈中,高老师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需要年轻人的努力。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领略红色文化)
团队成员于七月十三日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领略红色精神。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对于共产党人的人生而言,红色基因是信仰,目光远大,追求高远;红色基因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红色基因是追求,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红色基因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这基因,让青春常驻,让生命之花绽放,让人生的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柞水中学进行宣讲)
为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知识优势和促进青年学生对陕西剪纸文化的了解,在青少年中广泛宣传弘扬“延安剪纸”“非遗传承”“创新精神”,7月14日,实践团前往陕西省柞水中学进行宣讲活动,为高一学生们带来了陕西剪纸的历史、特点和代表作品与人物等课程以及互动体验等丰富多样的宣讲活动,引导和教育青少年学生牢固传承好以剪纸为代表的中华非遗文化,推动中华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
团队成员也于咸阳兴平市晁庄东村、马嵬村进行了线下走访与调研。并且与当地的手艺人郝师傅进行了深入交流,郝师傅也带领团队成员体验了“扎染”这一传统非遗文化。通过对陕西省咸阳兴平市和延安市群众的走访探究,有利于我们对陕西剪纸的发展状况,增加我们对陕西剪纸的重视程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亲身调查陕西剪纸的发展,我们将收集的调研信息整理后,分析出陕西剪纸的发展趋势,用调研的方法促进人们更好地学习陕西剪纸知识。
通过调查陕西人们喜爱剪纸的类型,和对剪纸发展的展望,清晰未来剪纸的发展前景及方向,运用学校动画、包装和设计等特色专业,建设乡村剪纸基地,吸引游客前往乡村观赏学习,在传承陕西剪纸的同时,促进乡村经济文化发展。实践团队基于线上、线下双重实践模式,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深度访谈、综合分析等方法不断明晰剪纸艺术发展现状,认识不同地区当代剪纸艺术的发展历程和风向,并结合我校设计、轻工等特色专业来为剪纸的未来发展赋能。
此外,还可以将剪纸与农业相结合,基于此,团队提出剪纸包装助农。剪纸包装助农是将剪纸技艺与包装专业相结合,用于促进乡村发展的一种创新的乡村振兴方式。此种方式的灵感来自于旅游业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宣传陕西剪纸文化的同时,通过剪纸与包装的结合,制作专属于陕西剪纸的特色产品,建设创新剪纸展馆吸引游客参观,销售文创产品,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在响应国家边疆民生与交通战略,破解高海拔地区公共服务瓶颈,2025年8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实践团启程前往川藏公路,开展沿线服务站设施优化调研。团队 依托专业北京, 从成都平原启程,沿国道318一路西行,深入新津、浦江石像、天全、泸定、折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 学子深入雪域高原,为川藏公路服务站升级注入专业智慧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邓科 刘艺柔)在响应国家边疆民生与交通发展战略,破解高海拔地区公共服务瓶颈的号召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天路驿
2025年8月9号至8月16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调研团的7名同学前往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开展了暑假 “三下乡” 实践活动。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来了解当地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位
6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实践团队走进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纪念馆(位于烟台市海阳市郭城镇战场泊村),以“胶东地区的革命历史与精神传承”为主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红色印记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本次实践团队由学子王子豪担任领
塞上兴农 调研队积极响应《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号召,于2025年8月深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开展“ 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主题社会实践。团队以厚植“知农爱农”情怀为初心,运用专业视角系统探究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与智慧化管理实践,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