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9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科学院“以动为电,‘智’电未来”社会实践团在经过一系列针对西安地铁站实际情况的实地调研与各种关键因素的数据查找后,根据调研实践结果对实践团核心项目压力发电地板项目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总结与改进。
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号召,通过各种科学技术手段着眼于生活中最基础的方方面面,切实落实节能减排的各项政策,真正意义上让节能减排走进人民生活,让每一位公民都成为节能减排切实参与者与坚定维护者,学院该社会实践团立足于地铁站压力发电地板节能项目(通过人流踩踏转化并收集电能,达到地铁站节能减排的效果),进行社会性研究探索,从人流量基础,人流量空间分布,社会意见等多个维度进行压力发电地板的可行性探讨,取得圆满成效。现就社会调研探讨结果进行如下总结报告。
社会看法
为征集社会各界对于该压电地板项目的看法与建议,并且调查公众对于节能减排政策的了解情况,小范围内宣传国家节能减排理念,该社会实践团在两天的时间内,深入西安市人流量较大的地铁站(小寨站、钟楼站、龙首原站、北大街站),与乘坐地铁的群众进行探讨交流,并发放问卷调查统计真实的数据结果,早高峰期间,随着人流量的增加,团队展开了问卷调查,在被调查对象中有约35%的市民每天都会乘坐地铁,88%的市民都了解过国家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53%左右的市民有关注过地铁站能耗及能源回收问题,76%以上的市民都对压电地板项目持支持态度。这些数据对压电地板进入现实释放许多积极信号,让实践团了解到广大市民对于节能减排政策的了解,与对各项节能减排措施的积极态度,但是与此同时,市民对于地铁站等轨道交通能耗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因此,采取多方面手段向公众科普宣传轨道公共交通领域的能耗问题,国家对于轨道交通的针对性节能减排政策,以及现阶段存在并且应用的各种节能减排技术成为了该实践团进一步探索压电地板,并且进一步获取公众与社会各界支持的必要举措与改进方式。
实践团深入地铁站开展调研
实践团成员开展问卷调查
人流量与其空间分布
在了解社会各界看法以后,该实践团针对地铁站人流量情况与其空间分布进行了咨询调查,根据互联网数据查找与现场咨询,西安各大知名地铁站的人流量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压电地板电量节约的数学模型,另外,根据地铁站实地考察,虽然各地铁站结构与面积都有所差异,但是其都具备一些有利共性,如大多地铁站建在人流密集的商圈附近,站内垂直交通大多采用楼梯电梯相配合上下的形式(楼梯具有汇聚人流的效果,极其适合压电地板的工作),换乘站内换乘通道大多较长等等,这些情况,都可视作压电地板发展的有利条件,据此,实践团成员根据前期的设想,进一步明确了压力发电地板的铺设场所应当选取在人流密集的楼梯口,甬道处,但是巨大的人流量也引发了实践团关于压力发电地板的质量与维修保养方式的思考,希望实践团在后续的探索中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实践团合影
至此,实践团2023年暑期的调研活动已全部结束取得圆满成功,相信实践团成员从本次的调研活动中获取到了有用的数据信息的同时,也收获了各项社会能力,希望实践团再接再厉,团结协作,进一步解决压力发电地板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真正实现“以动为电,‘智’电未来”!
探市集活力,绘乡村新图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专项实践服务长安区和美乡村建设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长安太乙宫解码传统市集发展密码 为深入观察乡村经济脉络,服务地方发展,探寻和美乡村建设路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专项实践服务长安区和
在乡村中蜗居的城市追梦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学子赴长安区三益村探寻和美乡村实践路径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扎根乡土,7月12日至1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长安区和美乡村实践路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三益村,开展了一
研乡建路径 绘和美乡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长安区探寻和美乡村实践路径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抱龙村调研纪实 2025 年7月中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赴长安区探寻和美乡村实践路径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抱龙村,围绕民生保障、乡村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宋昊昕 马嘉炜) 寻文脉根魂,守古韵新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夏文脉寻踪团于8月27日奔赴潼关,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依托建筑、规划专业优势,深入古城街巷、博物馆及历史遗迹,在实地调研中锤炼专业技能,为当地文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 红色烽火·党史传承 近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以实际行动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金城兰州留下了深刻的青春印记。 实践团抵达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