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迁迢递历征尘,戎衣未解再跨鞍

西安交通大学 2023-10-13 浏览:

西迁迢递历征尘,戎衣未解再跨鞍

——记西安交大化学2302团支部开展重走西迁路活动

10月6日,为了更深入地学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西迁精神,并弘扬西迁精神,化学2302团支部的同学们踊跃参与,沿着老一辈交大人西迁的路线,从西安火车站出发,经过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大雁塔,至西安交大腾飞塔,步行25公里,开展了主题为“最佳团日——重走西迁路”的研学宣讲活动,向游客与西安市民宣传了交大历史与西迁精神。

image.png

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和西安事变纪念馆的研学中,化学2302班的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重温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丙子年间,日寇入侵,于民族危亡之际,一批爱国人士振臂高呼“联合抗日”,兵谏蒋介石,终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在风云动荡之际,更显爱国本色。老一辈革命者对国家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让化学2302班的陈亭睿同学不由自主地称赞:“威武不能挫其气,利禄不能动其心,他们是真正的中国脊梁!”

image.png

image.png

而同样在西安,二十年后,交大人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波澜壮阔的西迁画卷,是对爱国主义的生动写照;历久弥新的西迁精神,是对老一辈革命者爱国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它们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挺膺担当,奋楫笃行,为祖国燃烧自己的青春岁月。“‘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作为新一代交大人,我们要向先贤学习,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化学2302班的陈禹陆同学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在研学途中,化学2302班的同学们也随机对路人展开采访,并科普西安交大的西迁历史。采访中,有老大爷用深情的语调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言语中透露着对八路军的赞美,以及对西迁历史的肯定与认同;也有母子在采访中深受感触,自发进行亲子互动。对于母亲的提问,孩子用他稚嫩的声音回答西迁精神的核心、精髓与其内容。在母子俩的一问一答中,西迁精神不仅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了萌芽,也在每个化学2302班的同学心中,生根发芽。“天气虽然寒冷,但听着小朋友纯真的声音,我仿佛看见了西迁精神在新一代中得到了传承,让我倍感温暖。”在结束采访后,化学2302班的王泓宇同学此般感慨。

13点20从西交前往西安火车站,14点从西安火车站正式出发,途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大雁塔,最终于21点54分抵达西安交大腾飞塔下。在9个小时左右的活动中,化学2302班的同学们不仅亲身体会到了西迁的艰辛,更感受到了老一辈交大人骨子里的坚韧不屈与爱国精神。

夜已深,声渐稀,在腾飞塔下,化学2302班的同学们将点点微光汇聚在一起,照亮了一片天地,一如先贤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中华之光明前景。“终有一天,我们会成为一束光,照亮祖国未来发展之前景。”化学2302班的张德轩同学郑重说道。  

image.png

研学虽然已经结束,但爱国主义的传承永不结束;宣讲虽已告一段落,但西迁精神的旗帜仍在风中高高飘扬。通过“重走西迁路”活动,化学2302班的同学们深深理解了西迁精神的爱国内核,立志在日后的生活中传承西迁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责任编辑:陶忆鑫
相关文章
陕西工大实践团走进富平 120 师誓师旧址

陕西工大实践团走进富平 120 师誓师旧址

七月流火,初心滚烫。7 月 20 日,陕西工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 三下乡实践团一行,踏着先辈足迹奔赴陕西富平八路军 120 师誓师旧址。在这片镌刻着民族抗争史诗的红色土地上,青年学子以崇敬之心触摸历史温度,以赤诚之志传承革

探访杨家庄兵工厂遗址:陕西工院青年学子在红色热土上

探访杨家庄兵工厂遗址:陕西工院青年学子在红色热土上

杨家庄位于左权县芹泉镇,村庄依山傍沟而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9师于1937年11月率先在杨家庄建立了“炸弹厂”,成为八路军开辟时间最早、建成规模最大、武器制造最完备的兵工厂,在抵御日寇侵略的峥嵘岁月中,该厂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铸就了传之

“时光印记,温暖相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南

“时光印记,温暖相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南

为响应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部署,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桑榆影忆,岁月共话”实践团于2025年7月27日赴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南程村开展以“时光印记,温暖相伴”为主题的助老公益摄影活动。通过为乡村老人拍摄高质量生活影像,弥

“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实践团:中条山之行悟

“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实践团:中条山之行悟

为深入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27日,材料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来到了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云雾缭绕的中条群峰,在抗战的岁月里,是战士眼中家的方向,也是誓死捍卫的防线。它不再仅仅是自然的造物,更升华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情麦脉实践团:探寻关中麦作文化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情麦脉实践团:探寻关中麦作文化与

近日, 为深挖关中麦作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共生逻辑,引导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感悟中华农耕文明根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情麦脉”实践团深入关中杨凌、宝鸡、铜川、西安四地开展专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