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寻忆红色记忆,传承西电精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11-24 浏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更好的讲述西电故事,留存西电记忆,传承西电精神、弘扬西电文化,不断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促进各族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少数民族学生团结骨干班“财籽班”济世组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带领下,11月8日下午,前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组织开展了此次学习活动。

感受电子信息独特的魅力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从“半部电台起家”的西电具有深厚的红色革命根系,在办学道路上涌现出诸多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和科学家们。在博物馆解说员的带领下,“财籽”班学员们先后参观了通信厅、雷达厅、计算机厅、电子元器件厅、电子测量仪器厅等,了解了我国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脉络和计算机的“前世今生”,回顾了我党我军军事电子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及我校建校以来做出的贡献,仔细观摩了“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模型,电话,电报与电台等各种通讯设备。通过陈列的大量珍贵的电子测量仪器、半导体光电器件、雷达系统等展品,“财籽”班学员们深切感受到一代又一代电子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敬业精神和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

image.png

“财籽”班学员们从不同年代的科研成果展台前走过,就像与一代又一代西电人对话,聆听他们讲述的西电故事,重走他们从艰难险苦的岁月走向发展安稳的新时代的科研之路。一件件珍贵的展品中,有我党我军的全力支持与高度重视,也离不开西电人的智慧力量。不少同学对半部电台模型、中国“天眼”FAST射电望远镜模型等展品产生浓厚兴趣,深切感受电子信息科技的魅力和视觉冲击带来的心灵震撼。

忆西电红色校史

随后“财籽”班学员们去参观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史馆。校史馆分为三层,“校史钩沉,今日华章”两大篇章。进入校史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是毛主席于张家口为西电提的字,是西电的灵魂。一楼二楼以校史钩沉的主题陈列了校址迁移,革命时期西电做出的杰出贡献,还有这么多年优秀的研究成果。发展至今,三楼展现了校区展览图,风华正茂的现在和光明的未来。八十多年来所有的科研成果,荣誉奖项,名师教授,对外交流成果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被容在这三层楼里面。

image.png

通过参观校史馆,“财籽”班学员们对西电的发展历史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了解,感受到了电子信息技术对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作用。体会到在科技创新的同时,也更加怀念了过往。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能这样纵观史迹,都是中华人民努力探索过去,寻找正确的道路和模式走向未来的成果。此次活动增强了“财籽”班学员们对西电的了解,提升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激励大家艰苦奋斗、投身科技强国的伟大征途中。“财籽”班学员们立志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继承先人理想,接过发展重担,当下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丰富的涵养,要用自己的双手,绘就一个更美丽、更富强的中国,以无愧于历史!

责任编辑:姑丽米热
相关文章
踏访潼关探遗珍,建院青年护文脉 —— 西安建筑科技大

踏访潼关探遗珍,建院青年护文脉 —— 西安建筑科技大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宋昊昕 马嘉炜) 寻文脉根魂,守古韵新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夏文脉寻踪团于8月27日奔赴潼关,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依托建筑、规划专业优势,深入古城街巷、博物馆及历史遗迹,在实地调研中锤炼专业技能,为当地文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 红色烽火·党史传承 近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以实际行动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金城兰州留下了深刻的青春印记。 实践团抵达兰州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7月17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黄花集团,与企业负责人何小强厂长深入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并在企业周边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相结合,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图为团队成员到访企业合照。秦佳雨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7月14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樊晓莹和李思敏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咸阳市秦创原总部大厦人才大市场,开展了一场以“解码陕西工业密码”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互动交流,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感受秦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7月19日,盛夏的华州,阳光铺洒在古朴的街道上,“秦创原赋能成长”三下乡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此集结,带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探索,奔赴一场与华州皮影的深度之约。此行,我们不仅要触摸这项非遗艺术的温度,更要用行动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