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郑南宁院士:培养人才,就是要引导人才看向未来

西安交通大学 2023-12-13 浏览:

教育者非为以往,非为现在,而专为未来。

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令人惊叹,怎么能及时把最新科技成果纳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探究性、创新性地学,教师研究性地教,应该是当前创新人才培养应秉持的基本原则。

从2018年起,我就在构思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知识体系及课程设置。时至今日,西安交通大学已经完整培养出两届人工智能本科毕业生。

在这个过程中,有收获,也有遗憾,需要不断查找问题和差距。比如今年,我们取消了该专业本科新生的大学物理课。“怎么能取消物理课呢?”很多人心存疑虑。

实际上,“取消”是一种蝶变——我们专门开设了“现代物理与人工智能”“统计物理与机器学习”课程,还新增了“生成式AI与大语言模型”“先进自动驾驶技术与系统”“创新设计思维”3门课程。在“现代物理与人工智能”中,加入了量子力学与量子计算、相对论与电磁学、物态与凝聚态物理等内容。

为何如此?这是因为,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看向未来,让他们了解人工智能的挑战和机遇在哪里:随着算力指数级的增长,到21世纪中叶,全球40%到50%的能源几乎都会消耗在大模型上。对人类而言,这是不可承受之重。如若不能放弃算力增长的需求,那就要找寻新的算力源泉。

除了当前所使用的硅基材料,从物理材料上开发新的计算基材,这仿佛打开了一扇门,一场令人兴奋而又披荆斩棘的挑战开始了!要让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有这个意识,就要引导他们主动沿着这个方向去思考、去探索。

不仅如此,人工智能专业还应设有控制论与人工智能课程,引导学生去思考“控制在人工智能中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从人工智能的起源上说,维纳的《控制论》在其产生和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向未来,实现人与机器的自然交互与控制,人类和客观世界才能融为一体。因此,让学生理解人工智能与控制之间的关联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人工智能专业的数学课也要改革,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的数学基础课程,应该包括矩阵分析、图的基本概念、优化与运筹等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数学课应由人工智能专业的老师教授,如此,课程内容才更生动具象,而不只是抽象的公式推导。

当前,有一种普遍的认知——人工智能产生于计算机,是计算机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实际上,这是很片面的看法,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全面正确的认知。

人才培养是一个缓慢、优雅而美妙的过程,它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打开一扇门,点燃学生内心探索未知的火种,帮助他们走向未来,为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重要支撑。

责任编辑:张玥
相关文章
卢建军调研西安交大一附院陆港院区

卢建军调研西安交大一附院陆港院区

4月24日,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率队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港院区(以下简称“陆港院区”)调研。卢建军先后深入急诊中心、智慧急救指挥中心、国际诊疗部、麻醉手术部等场地,详细了解陆港院区日常管理与运营情况,以及教学、科研、培训等领域所

中法合办MEI硕士学位教育项目春季宣介会在成都举行

中法合办MEI硕士学位教育项目春季宣介会在成都举行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与法国SKEMA商学院合作举办的创业与创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春季宣介会在成都举行。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舒成利、SKEMA商学院中国校区学术校长窦文宇、四川大学商学院MBA中心主任王涛等出席宣介会。本次活动吸

医学部举行2025年“实验动物日”活动

医学部举行2025年“实验动物日”活动

4月24日,医学部在实验动物中心“动物慰灵碑”前举行以“敬畏生命,薪火相传”为主题的2025年实验动物日活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雷利利、党委副书记陈晨,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李峥嵘、院长张保军、副院长吕海侠、副书记陈莉娜,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

西安交大期刊中心举办2025年春季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西安交大期刊中心举办2025年春季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2025年春季,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旨在深化合作、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与传播。共谋高等教育期刊与丝路集群发展3月20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编辑部副主任、《中国高教研究》副主编王者鹤,副主任张杰一行到

西安交大举办第十届“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西安交大举办第十届“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4月24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举行第十届“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中国航天科工二院西安分院副院长王希望、西安研发中心主任赵志波,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欢等嘉宾及师生代表参加活动。王欢致辞并宣布西安交通大学庆祝2025年“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