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2024年寒假期间,西安交通大学开展“民族团结实践团”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组织22支队伍共260名同学前往全国各地,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民族团结进步呈现的新气象,充分感知各民族各地区发生的新变化,以实际行动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开展专题调查,推动民族交流
交大学子奔赴各民族各地区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推动各民族青年交往交流交融。
“星光寻迹”团队沿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深入大凉山彝族自治州,参观博物馆与脱贫攻坚展览,调研当地脱贫攻坚伟大斗争历程,感受民族团结工作在当地乡村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糖尿病调研小队通过走访调研牧区以及村落,探索了解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糖尿病高发原因,并提出交大青年解决方案,为我国边境基础医疗卫生事业作出自己贡献。
支教薪火相传,携手助梦远行
交大多支队伍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开展义务支教或研学活动,为乡村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出贡献,助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
“情满古城,天山助学”团队带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中学的同学,在交大开展为期4天的研学实践活动,先后参观交大西迁博物馆、生命学院等地,学习“听党指挥跟党走”的西迁精神,碰撞民族团结的时代火花。晨风支教团面向乡镇小学开展为期两周的“十四天习惯养成”支教助学活动。
增强文化认同,共筑精神家园
“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中华泱泱五千年文明,孕育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为促进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支实践团队奔赴全国各地,发掘各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认同。
电气南洋第二党支部第三党小组民俗调研队对广东广州、江西抚州、山西汾阳等地区的年俗进行调研探索,借助横纵向对比,阐释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蕴,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与传承发展。党小组民俗调研队延续电气学院南洋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的冬学冬研冬练教育活动,返回各自家乡,通过实地采访大荔县花馍、新疆豫剧、打铁花等非遗文化,感受中国各地区独特风俗习惯。
交大学子将积极参与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与健康事业,持续提升当地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以实际行动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