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7月18日,西安医学院以“相约洽川健康行,共绘基层医疗梦”为主题开展“乡约洽川”服务百姓基层健康行社会实践项目。该项目聚焦于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以深化基层健康服务为核心目标,特别聘请了西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周美宁主任担任专业指导教师,配备部分医用物资用于开展活动及爱心捐赠。
爱心捐赠仪式
实践队深入乡村开展氟骨病入户访谈、慢性病问卷调研、家庭医生政策随访、健康知识科普宣讲、义务诊疗进村户、基层医疗及就业座谈等,让同学们充分运用在校所学的医疗知识、日常积累的健康理念、实用技能服务基层实际,与群众打成一片,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的智慧与力量。
氟骨病入户访谈
周美宁在实践中运用工作经验及专业优势,结合村民既往检查报告和身体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咨询服务,并提出合理的用药和治疗方案。同时,实践队积极开展心肺复苏现场教学,通过多样化的医疗健康服务形式,向村民们普及健康知识,解答健康疑问,有效增强了村民们的健康意识和日常急救技能。实践队员还积极参与当地的公共卫生工作,协助政府进行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档案管理等工作。
开展基层医疗健康座谈会
开展医疗健康科普报告会
实践队员满怀对基层健康事业的热情与憧憬,深入基层一线,走访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与村民们亲切交流、广泛互动,深入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与医疗需求,以及当地医疗卫生现状及常见病、多发病的情况,为后续开展针对性的专题讲座与医疗帮扶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队员与老人交谈
在西安医学院校团委王心、李丹,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教师李蓬、徐晓红的带领下,暑期调研稳步推进。队员们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和创新能力,针对慢性病、地方性氟骨病、氟斑牙等疾病的影响因素、诱因及病程管理现状等问题,在调研数据基础上,科学分析总结,请教专家教授,撰写样本丰富、分析合理的调研报告。实践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实地走访500余户,建立纸质健康档案300余份,电子问卷完成2436份,并依托智能数据库,建立健康档案系统,为基层健康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乡约洽川”服务百姓基层健康行社会实践项目将继续坚守“服务基层、传递健康”的初心,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方法,持续深入基层一线,探索并实施更多切实有效的健康服务举措。项目团队将致力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水平、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为实现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七月流火,初心滚烫。7 月 20 日,陕西工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 三下乡实践团一行,踏着先辈足迹奔赴陕西富平八路军 120 师誓师旧址。在这片镌刻着民族抗争史诗的红色土地上,青年学子以崇敬之心触摸历史温度,以赤诚之志传承革
杨家庄位于左权县芹泉镇,村庄依山傍沟而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9师于1937年11月率先在杨家庄建立了“炸弹厂”,成为八路军开辟时间最早、建成规模最大、武器制造最完备的兵工厂,在抵御日寇侵略的峥嵘岁月中,该厂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铸就了传之
为响应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部署,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桑榆影忆,岁月共话”实践团于2025年7月27日赴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南程村开展以“时光印记,温暖相伴”为主题的助老公益摄影活动。通过为乡村老人拍摄高质量生活影像,弥
为深入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27日,材料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来到了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云雾缭绕的中条群峰,在抗战的岁月里,是战士眼中家的方向,也是誓死捍卫的防线。它不再仅仅是自然的造物,更升华为
近日, 为深挖关中麦作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共生逻辑,引导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感悟中华农耕文明根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情麦脉”实践团深入关中杨凌、宝鸡、铜川、西安四地开展专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