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学赴陕西安康“筑梦乡村,携手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传承中华文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会上的重要谈话。7月17日,西安工程大学赴陕西安康“筑梦乡村,携手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陕西安康博物馆进行实践活动,体会安康古韵之美。
早九点三十分,实践团队在安康博物馆门口整装集合,进入博物馆有专业的解说员带来实践团讲解展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十分认真,都被博物馆中展示的艺术品所吸引,文物精美的外观和独特的内涵让实践团成员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
在历史文物展区,实践团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青铜器、陶瓷、玛瑙、玉器,这些文物见证了在安康这个城市独有的古代文明,从那一尊尊笑容可掬的佛像中看出古时安康人民生活的愉快,社会的繁荣幸福,如今的安康正如表意,福寿安康,人民生活幸福美满。接着,实践团来到了民俗艺术品展区,了解到了安康饮食安文化独具特色,其中“八大件”是安康饮食风俗的代表,由八道凉菜和八道热菜组成,体现了安康人对食材和烹饪工艺的精细追求。还有紫阳民歌,旬阳民歌,其中紫阳民歌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地方风格。
除了历史文物和民俗艺术品外,实践团还观看感受了安康早时的居住特色,土培房,木板凳,大铁锅,经典的中式雕刻木床,安康的许多古老院落至今仍保存完好,如李家院子等,这些院落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当地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房屋的建筑风格和装饰细节,反映了安康地区的社会结构、经济状况和文化传统,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五年中央城市会议中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完整交给后人。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实践团珍惜这次对历史的感悟和探索,同时也珍惜参与民俗实践的机会,努力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教育振兴号召,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倾斜,长安大学赴河南宜阳“助力乡村教育,呵护留守儿量”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洛阳市宜阳县樊村镇,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趣味授课活动,为当地学生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知识盛宴。 图 1有趣的汉字
青春 助力 乡村振兴 ——西安邮电大学“电商赋能·乡村振兴”实践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西安邮电大学“电商赋能·乡村振兴”实践队于7月31日至8月9日扎根商洛市山阳县南宽平镇,以“座
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赴肥东县“包罗万乡”调研队于2025年7月29日走进安徽省肥东县包公镇,在包公故里探访非遗技艺,对话乡村产业,用脚步丈量振兴之路,用专业助力非遗传承。 感
7月20日至2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10人,在辅导员王凯老师的带领下,深入宝鸡市凤翔区槐北新村,以“走进希望田野,解码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2025年8月10日至1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调研团的7名同学,在试验站开展了以“科技兴农”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调研期间,团队通过实地考察、农户调研、技术学习等方法,实地了解当地设施农业的应用现状和农户生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