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大学子:探寻后湾文化,体悟生态之美

长安大学 2024-07-18 浏览: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简嫔)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深入了解当地文旅融合现状,7月16日,长安大学创新创业实践专项重点团队,在商南县清油镇经济办干部李江的引导下,实地考察参观了后湾民俗文化馆。

后湾民俗文化馆分为人文始祖堂、后湾村史馆、传统国学馆、后湾民俗馆、休闲阅览室及东西文化长廊等六个展示区。在李江讲解和引导下,带队老师及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后湾民俗馆。从新生儿礼仪的温馨到婚俗的喜庆,从祝寿的庄重到丧葬习俗的敬畏,每一项习俗都承载着后湾人深厚的情感与智慧,展现了南北文化交融的独特风貌。

image.png

后湾村民俗文化馆

随后,团队成员沿着东西两侧的文化长廊,深入了解和感受后湾村的历史脉络与及后湾人的传统美德。后湾村李氏源自甘肃陇西,与唐皇室同宗。明朝洪武年间,李氏四兄弟由山西洪洞迁至陕西商南后湾,后分迁丹凤、洛南及河南灵宝。老四定居后湾,繁衍后代,四兄弟各自勤勉创业,家族兴旺,传承着李氏的祖脉和厚德,历代以来,后湾人尊老爱幼,仁义厚道,睦邻友好,和谐文明蔚然成风。后湾历史与美德的传承,也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东西文化长廊

最后,团队成员步入村史馆。从“美丽后湾”的自然风光到“艰苦记忆”中的不屈精神,再到“党旗引领”下的乡村振兴,“旅游天堂”的蓝图徐徐展开,每一处都讲述着后湾村的历史变迁和奋斗历程。李江讲解道:“由于解放前的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和解放后的左倾思想影响,后湾村也同全国一样遭受了许多磨难,但后湾人辛勤耕耘,用勤劳和汗水度过了一道道难关。”在观览的最后,驻村书记还特别提到,为更好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后湾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多个旅游景点,吸引游客体验秦岭原乡的慢生活。

image.png

李江为带队老师及团队成员讲解后湾村村史

在绿水青山间寻觅文化印记,于传统民俗中体验生态之美。通过此次活动,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后湾村在贯彻落实国家宏图战略中把乡村振兴与文化旅游“嫁接”起来,以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展望未来,长安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团队也将以此为契机,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动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简嫔
相关文章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