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探索乡村艺术瑰宝:户县农民画的深度之旅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24-08-25 浏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根据西安外国语大学的部署安排,结合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实际决定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开展“探终南山之景,观民俗之姿”——鄠邑县农民画发展现状调查研究暑期实践活动。

实践团以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农民画的发展保护为例,通过广泛开展和参与展馆参观、艺术创作、专访农民画画家、街头采访等实践活动,探寻鄠邑农民画历史发展脉络和现代性转化,发挥民俗文化效能,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领会“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探秘:色彩与乡土的交响

抵达鄠邑区后,实践团直奔农民画展览馆。一进入展厅,便被那满墙斑斓的色彩所吸引。户县农民画,以其鲜艳的色彩、质朴的构图和深刻的乡土情感,展现了农民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每一幅作品都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无论是田间劳作的辛勤、节日庆典的欢乐,还是家庭生活的温馨,都被农民画家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呈现得淋漓尽致。

image.png

图为户县农民画博物馆。陕西大学生网通讯员 李嘉欣 供图

 

团队成员们沿着展览路线缓缓前行,时而驻足欣赏,时而低声讨论。他们被农民画中的细节所打动,更被画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所感染。在解说员的引导下,他们深入了解了农民画的发展历程、艺术特点以及代表作品背后的故事,对这一艺术形式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交流:与艺术家的心灵碰撞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农民画的创作过程与灵感来源,实践团特别安排了一场与农民画家的面对面交流活动。他们有幸邀请到了白瑞雪老师,一位在户县农民画界享有盛誉的艺术家。白老师不仅展示了她的最新作品,还分享了自己多年的创作心得与感悟。

在交流中,白老师强调,农民画是她表达内心情感、反映乡村生活的一种方式。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画笔,让更多的人看到乡村的美丽与和谐,感受到农民们的勤劳与智慧。她还鼓励实践团的成员们要用心去感受生活、观察自然,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与力量。

白老师还表示,她将继续努力创作更多优秀的农民画作品,用画笔记录下这片土地上的点点滴滴和农民们的喜怒哀乐。“我希望我的画作能够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她说道,“让更多的人通过我的画作了解农民画、了解农村、了解这片养育了我们的土地。”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对白老师的访谈。陕西大学生网通讯员 李嘉欣 供图

 

实践:传承的种子在播种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户县农民画的发展脉络以及具体的发展细节,实践团成员特地制作了调查问卷,想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从户县当地村民的口中进一步了解农民画。村民们非常热情、耐心地填写了调查问卷,还招呼着实践团成员进屋坐,从他们的口中,实践团同样看到了农民画的五彩斑斓,也看到了村民们发自内心的对农民画的热爱。

问卷发放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的村民。有的老人是农民画的忠实粉丝,他们不仅自己收藏农民画作品,还经常向家人和朋友介绍农民画的独特魅力;有的年轻人则对农民画抱有好奇和探究的心态,他们希望通过这次问卷了解更多关于农民画的知识和背后的故事。

在实践团发放调查问卷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意外之喜,一些小朋友非常好奇,凑上前询问,并且主动填写调查问卷,还滔滔不绝地介绍着他们眼中的五彩斑斓的农民画。从他们身上,实践团也看到了农民画未来继续弘扬的希望。


image.png

图为小朋友填写调查问卷。陕西大学生网通讯员 代媛媛 供图

 

展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路

通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户县农民画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他们认识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画不仅承载着农民们的情感与记忆,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

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希望能够继续关注并支持农民画的发展与创新。他们相信,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与审美观念,农民画将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同时,他们也呼吁更多的青年学子加入到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来,共同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胡安琪
相关文章
长安大学赴陕西西安欧博自控公司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顺利

长安大学赴陕西西安欧博自控公司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顺利

陕西大学生网讯 (通讯员:杨宗龙)7月9日至11日,我校光刃出鞘,万物皆清实践团队一行4人赴西安欧博自控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以便携式激光销爆器技术优化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通过深入企业研发一线、实地考察、户外实验观摩和技术交流,团队成员不

西安理工大学 “秦风楮韵” 实践队走进雁塔基层开展传

西安理工大学 “秦风楮韵” 实践队走进雁塔基层开展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民族智慧与历史记忆。为促进非遗活态传承,让古老技艺焕发时代生机,西安理工大学“秦风楮韵”实践队积极行动,通过深入校园、扎根社区、联动文化场馆等多元途径,创新开展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非遗传承活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西安暑期禁毒防艾宣讲团赴陕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西安暑期禁毒防艾宣讲团赴陕西

青春下乡送安康,禁毒防艾筑防线——西建大学子乡村禁毒防艾宣讲记 在毒与艾滋病威胁仍存的当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禁毒防艾护安康”暑期宣讲团,怀揣着使命与担当,奔赴陕西省西安市武功县,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乡村禁毒防艾知识普及之旅。 这支由多名热

古村保护新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赴洛南县助力非

古村保护新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赴洛南县助力非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园林学院赴洛南县古民居调研队” 深入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石坡镇金鞍村鞑子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 “非遗活化背景下洛南鞑子梁石板房与豆腐文化协同保护研究” 为核心,通过实地考察、村民访谈和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甘肃花桥村暑期实践调研活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甘肃花桥村暑期实践调研活动:

开头 2025年8月4日至1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甘肃省陇南市康县花桥村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6人,赴甘肃省康县长坝镇花桥村开展实地调研。该村依托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三部曲”战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全域生态景区),从“烂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