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求乡村振兴路径,总结学习农民画引领乡村振兴新措施。西安外国语大学实践队在7月12日一早,来到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的东韩村,走访了东韩村的村民,询问了东韩村村干部一些相关问题,拜访了著名农民画画家王乃良先生并向画家王乃良先生学习体验了农民画的创作过程。
7月12日早,西安外国语大学实践队来到了具有“户县第一村”美誉的村庄,东韩村。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东韩村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紧跟时代脚步的领导人。近年来,东韩村紧紧围绕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了一些成就,当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走访过程中,实践队成员观察到东韩村的自建房都规模统一、整洁优美,大部分村民都集中在广场上进行娱乐活动,他们在打乒乓球、弹奏乐器等。经调查,东韩村一部分村民们认为东韩村如今发展很好,未来前景可期,他们认为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结合的十分紧密。另一部分村民则认为如今东韩村发展存在一定问题,东韩村如今的发展重点为电商,将农民画与乡村振兴结合的方式慢慢淡化,村民对此有一定疑惑但仍抱有积极态度。村民们也提及东韩村如今基础设施存在一定问题,比如自来水问题、土地均分给村民很少的问题、农家乐旅游没有汇集到每一个村民的问题以及年轻人依旧在外打工没有返乡等一系列问题。东韩村注重培育文明乡风,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村里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也配备各种娱乐健身设施。在实践队员到达东韩村时,东韩村广场上正有一些老爷爷老奶奶在活动,有的在打乒乓球,有的在拉二胡,吹葫芦丝,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唱歌等等活动,多种多样。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养。在东韩村,农民画的传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老一辈农民画家们通过言传身教,将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另一方面,年轻画家们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和创意,使农民画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为实践队成员向东韩村村民询问问题。陕西大学生网通讯员 李笑 供图
以王乃良先生为例,他自幼酷爱绘画艺术,深受中央美院教授们的熏陶,其作品注重浓郁的黄土生活气息和关中民俗风情,追求意境和雄浑的力释放场景。他的作品《黄土雄风》和《黄河魂》等在全国美展中屡获大奖,成为东韩村农民画的代表作之一。
除了王乃良先生外,东韩村还有潘晓玲等多位知名农民画家。他们不仅在自己的创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还积极组织农民画培训和交流活动,带动更多的村民参与到农民画的创作中来。目前,东韩村已有农民画作者30余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创作群体。
东韩村依托农民画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如“农家乐”产业、农民画展厅、文化宫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游客们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农民画作品,还可以亲身体验农家生活的乐趣和农民画的创作过程。这些旅游项目的开发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收入来源,也提高了东韩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其次,东韩村还积极探索农民画与电商的结合模式。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民画及其衍生品如农产品礼盒、杂粮包装袋等,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和市场空间。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不仅提高了农民画的传播度和影响力,也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和发展。
图为东韩村电商所取得的成绩。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员 李嘉欣 供图
东韩村农民画的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在未来的发展中,东韩村也要继续坚持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并重原则,推动农民画产业的持续繁荣和乡村振兴的深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东韩村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陕西大学生网讯 (通讯员:杨宗龙)7月9日至11日,我校光刃出鞘,万物皆清实践团队一行4人赴西安欧博自控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以便携式激光销爆器技术优化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通过深入企业研发一线、实地考察、户外实验观摩和技术交流,团队成员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民族智慧与历史记忆。为促进非遗活态传承,让古老技艺焕发时代生机,西安理工大学“秦风楮韵”实践队积极行动,通过深入校园、扎根社区、联动文化场馆等多元途径,创新开展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非遗传承活动
青春下乡送安康,禁毒防艾筑防线——西建大学子乡村禁毒防艾宣讲记 在毒与艾滋病威胁仍存的当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禁毒防艾护安康”暑期宣讲团,怀揣着使命与担当,奔赴陕西省西安市武功县,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乡村禁毒防艾知识普及之旅。 这支由多名热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园林学院赴洛南县古民居调研队” 深入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石坡镇金鞍村鞑子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 “非遗活化背景下洛南鞑子梁石板房与豆腐文化协同保护研究” 为核心,通过实地考察、村民访谈和产
开头 2025年8月4日至1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甘肃省陇南市康县花桥村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6人,赴甘肃省康县长坝镇花桥村开展实地调研。该村依托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三部曲”战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全域生态景区),从“烂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