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侯欣元)为了在陕南山区弘扬延安精神,探寻古村遗迹,延安大学社会实践队于7月19日在安康谭坝镇的前河国家传统村落、陈家院子以及马河村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进行了延安精神宣讲,调研实践等活动,古村落的管理人员给队员们讲解古村落的发展历史以及现阶段国家对本地古村落遗址的保护政策,指导队员探寻并保护古村遗址。
实践队与负责人在前河国家传统村落合影,摄影:周宇婷
延安精神宣讲
社会实践队率先在谭坝镇教育基地举办了延安精神宣讲会。在宣讲筹备阶段,实践队员积极组织谭坝镇的中小学生参与,精心策划了一场以“弘扬延安精神”为核心的主题宣讲会。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让革命圣地的红色文化在陕南山区中熠熠生辉,为山区留守儿童照亮前行的道路,引领他们追寻红色文化的光芒。
实践团成员进行延安精神讲解,摄影:周宇婷
谭坝镇中小学生进行延安精神听讲,摄影:周宇婷
古村落遗址探寻
安康市谭坝镇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镇,其中有着许多的国家级传统村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去往古村落遗迹之前,古村落相关负责人与实践队成员开展了一场古村落历史文化讲解会,管理人员向实践队员简单介绍了古村落的相关内容。在实地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对各个古遗迹、古建筑、古文物等进行讲解,使团队成员了解到古村落的历史以及现阶段国家有关古村落遗迹保护所出台的相关政策。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村落遗迹,实践团队积极建言献策。
举办古村落历史发展讲解会,摄影:周宇婷
团队成员参观古村落,摄影:周宇婷
山区水稻试验田调研
鉴于山区的特殊地理条件,农业发展历来面临诸多挑战。然而,在谭坝镇政府和当地民众的齐心协力下,该山区成功建设了沿河流两侧布局的大规模水稻试验田,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一成就不仅展现了山区人民不向命运低头、勤奋耕耘、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更为谭坝镇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推动当地农业进步和社区繁荣的重要力量。
实践队成员在水稻试验田进行调研,摄影:周宇婷
实践队员与绿水青山合影留念,摄影:周宇婷
乡村儿童教育情况采访
关于乡村地区的教育现状,与城镇地区相较,存在显著的差距与不足。目前,乡村地区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观念相对滞后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等核心问题。在实践活动中,我们的团队成员深入接触并辅导了当地的留守儿童,期间察觉到了上述问题。为此,团队针对这些突出问题,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并逐一前往部分学生的家庭进行实地调研,以期更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实际情况。
实践队员前往学生家中了解情况,摄影:周宇婷
实践队员为学生发放学习用品,摄影:周宇婷
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延安大学社会实践队深入陕南山区,积极弘扬延安精神,团队成员的视野得以拓宽,深刻领悟到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坚韧不拔的毅力。我们更加明确,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展望未来,实践队成员将秉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不断拼搏进取,勇于奉献,以实际行动在各自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书写属于新时代的辉煌篇章,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杰出青年。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