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红旗渠精神的伟大与不朽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长安大学赴河南林州“豫见初心,探微红色”暑期社会实践在指导老师杨钊的带领下于7月15日上午到达红旗渠纪念馆。
红旗渠,这条蜿蜒在太行山麓的“人工天河”,不仅是林州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在纪念馆内,一件件展品、一幅幅图片、一段段视频,将队员们带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仿佛看到了当年修渠人肩扛手抬、风餐露宿的艰苦场景,感受到了那份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
实践队伍成员们被红旗渠精神深深打动,他们纷纷表示,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下,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亲眼见证了林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出这条“人工天河”的壮举。一位成员感慨地说:“站在这里,我仿佛能感受到当年修渠人那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与此同时,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的实践团队也带着对红色文化的深厚情感来到红旗渠。两队学生在纪念馆内不期而遇,迅速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感悟,共同探讨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
纪念馆是红色基因的载体,也是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的纽带。跨越百余年时空,共同讲述着人民谱写的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同时也激励着后辈追随前人的脚步,继续砥砺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至此,第一站参观学习任务圆满结束,队员们将会把这次活动的收获和感悟带回学校、带回社会,与更多的人分享和传播红旗渠精神的光芒。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宋昊昕 马嘉炜) 寻文脉根魂,守古韵新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夏文脉寻踪团于8月27日奔赴潼关,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依托建筑、规划专业优势,深入古城街巷、博物馆及历史遗迹,在实地调研中锤炼专业技能,为当地文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 红色烽火·党史传承 近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以实际行动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金城兰州留下了深刻的青春印记。 实践团抵达兰州
7月17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黄花集团,与企业负责人何小强厂长深入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并在企业周边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相结合,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图为团队成员到访企业合照。秦佳雨
7月14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樊晓莹和李思敏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咸阳市秦创原总部大厦人才大市场,开展了一场以“解码陕西工业密码”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互动交流,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感受秦
7月19日,盛夏的华州,阳光铺洒在古朴的街道上,“秦创原赋能成长”三下乡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此集结,带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探索,奔赴一场与华州皮影的深度之约。此行,我们不仅要触摸这项非遗艺术的温度,更要用行动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