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长安大学学子“三下乡”

长安大学 2024-07-24 浏览:

文化·魅力

       来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类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华民族一家亲”56个民族风物长卷,长卷用数字手绘艺术全景呈现出新时代56个民族在绿水青山间的幸福生活,与馆藏56个民族服饰开展了一场插画艺术与传统服饰的对话。

clip_image015.jpg

       图1 云南民族博物馆大厅内的各民族介绍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师生先后参观了“民族民间面具”“民族服饰与制作工艺”“民族文字古籍”“民族民间陶艺和工艺美术”“民族民间乐器”等展厅。在看到少数民族用来传达情感的物品时,实践队师生纷纷驻足,了解不同的物品所代表着的不同含义。例如,景颇族用金荞麦代表“一定能白头偕老”,布朗族用两片相连但未编织的扫帚叶代表“我耐心等待你,期待你来到我身边”,布朗族则用扎了红线的叶子表达“男女双方婚事已定、不变心”。虽然很多民族不懂对方的语言,但也可以通过实物表意了解所要传达的意思。

clip_image017.jpg

图2 实践队合照

        “太有意思啦!”“这些衣服都好美!”在体验环节,实践队员在讲解员的指导下,体验了互动换装,并在石榴形球体上打卡留念,沉浸式体验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刻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及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不断融合,由多元到一体,由松散到紧密,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clip_image028.jpg

图3 实践队队员体验互动换装


对话·牵手

        “大家看,这是傣族服饰,它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在博物馆里,实践队员们偶遇了一群小小讲解员,他们年纪虽小,却对民族文化知识掌握得十分全面,他们熟练地向实践队师生介绍馆内藏品,既专业又生动的讲解让实践队师生对繁花似锦的民族服饰、巧夺天工的民族工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clip_image031.jpg

图4 小小讲解员为实践队进行讲解

       在小讲解员身旁的是一位利用暑假来到博物馆实习的三峡大学民族学研究生。她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实践经历向实践队讲道:“讲解员并非每天机械重复固定内容,而是将内心深处对民族文化的热爱通过专业的介绍传递给每一位来到博物馆参观的游客。我们国家有着绚烂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需要大家一起参与,助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clip_image035.jpg

图5 实践队与讲解员合影留念

 

初心·誓言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民族关系融洽,云南民族工作成绩突出,这是云南最可宝贵的财富。”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参观的最后一站,实践队师生来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主题展览,这里全面、翔实、生动地展示云南民族工作。

clip_image037.jpg

图6 民族博物馆内所存的珍贵旗帜图片

 

       带队老师刘泽以“从云南实践解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向同学们讲授了一堂思政课并重温入党誓词。云南各民族共存聚合,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从蒙昧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云南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先进典型,是新中国民族事业跨越发展的缩影。


clip_image045.jpg

图7 指导老师刘泽带队员重温入党誓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昆明之旅让实践队师生进一步学习理解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他们纷纷表示,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刘依朋 袁子强
相关文章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 红色烽火·党史传承 近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以实际行动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金城兰州留下了深刻的青春印记。 实践团抵达兰州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7月17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黄花集团,与企业负责人何小强厂长深入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并在企业周边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相结合,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图为团队成员到访企业合照。秦佳雨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7月14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樊晓莹和李思敏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咸阳市秦创原总部大厦人才大市场,开展了一场以“解码陕西工业密码”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互动交流,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感受秦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7月19日,盛夏的华州,阳光铺洒在古朴的街道上,“秦创原赋能成长”三下乡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此集结,带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探索,奔赴一场与华州皮影的深度之约。此行,我们不仅要触摸这项非遗艺术的温度,更要用行动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团

匠心守艺 青春赋能——材料学子探访非遗大师何万昌的

匠心守艺 青春赋能——材料学子探访非遗大师何万昌的

当马勺脸谱的浓烈色彩遇上凤翔泥塑的质朴线条,会碰撞出怎样的文化火花?7月15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宝鸡凤翔,专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勺脸谱凤翔泥塑双料传承人何万昌,解码传统工艺的质量基因,记录非遗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