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刘金瑶)7月9日至7月18日,“追寻革命星火,弘扬延安精神”西安邮电大学赴延安社会实践队踏上前往延安的旅程,追寻革命先辈们的足迹,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延安,这座承载着中国革命历史厚重记忆的城市,以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此次红色之旅,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
图为实践队员在鲁艺—延安纪念馆内合照。刘金瑶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同学们通过参观陈列的历史文物、图片和资料,深入了解了延安时期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情况和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历程。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仿佛将人们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人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图为实践队员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外合照。刘金瑶 摄
随后,同学们前往南泥湾革命旧址,这里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大家详细了解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被三五九旅指战员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取得的光辉业绩所深深震撼。这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成为了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宝贵财富。
图为实践队员在南泥湾革命旧址合照。刘金瑶 摄
之后,为了更深刻地体验南泥湾精神,同学们决定在参观结束后,自己动手做饭,体验当年八路军战士们自力更生的生活方式。同学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学生们分组行动,有的负责摘菜洗菜,有的负责切菜备料,还有的则负责生火做饭。虽然起初大家都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但在相互帮助和鼓励下,逐渐掌握了烹饪的基本技巧。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终于呈现在大家面前。
这次动手做饭的经历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深刻体会到了南泥湾精神的内涵,在艰苦的环境中,只要团结一心、自力更生,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图为实践队员在动手切菜。刘金瑶 摄
此外,同学们还参观了王家坪、杨家岭等革命遗址,亲身感受了延安的红色氛围。大家通过聆听讲解员的生动讲解,对延安精神和双拥运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许多人表示,此次红色之旅不仅增长了见识,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图为实践队员在杨家岭合照。刘金瑶 摄
此次延安红色之旅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和缅怀,更是一次对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我们相信,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延安精神将会永远传承下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