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探索与学习的暑期,长安大学赴江西南昌“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在7月22进行了两项意义非凡的活动——参观江西省博物馆何社区接待盖章,并在博物馆特别录制了一堂生动的团课。旨在将历史文化的精髓与团队教育的理念相融合,为队员们带来一次深刻的学习体验。
图为实践队员在讨论展品
江西省博物馆,这座筹建于1953年的综合性博物馆,不仅是全省最大的博物馆,更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江西省第一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博物馆以其丰富的馆藏、精心的布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实践队全体成员的目光。博物馆内汇集了江西各地发现的珍贵历史文物和古代艺术精品,是全省收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这些展品跨越了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从商周时期的印纹陶器,到六朝的青瓷器,再到宋代的影青瓷器、元代的青花釉里红瓷器,以及明清时期的粉彩、五彩、斗彩瓷器等,无一不展示了江西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实践队还参观了革命馆和自然馆。革命馆内,一座座热血铸就的丰碑展示了无数革命志士和先烈前仆后继、英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如苏区石印本《共产党宣言》、黄公略和滕代远赠送给地方干部的铜墨盒等,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仰。
在参观完成之后,实践队不仅被博物馆内丰富的文物所震撼,更被其背后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所打动。为了将这份感动与收获传递给更多人,实践队决定在博物馆内录制一堂团课。他们精心策划了课程内容,围绕“历史与文化的力量”这一主题,结合博物馆的展品和江西的历史文化,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
团课录制现场,实践队成员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讲解,有的负责拍摄,还有的负责互动引导。他们利用博物馆的展览资源,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向观众展示了江西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同时,他们还结合自身的感悟和思考,探讨了历史与文化的意义、价值以及对我们当代人的启示和影响。
在团课中,实践队还特别强调了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指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关注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社区接待人员的合影
下午实践队前往社区,进行社区接待盖章活动。社区接待与盖章环节作为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环,不仅见证了实践队与社区之间的紧密合作,也体现了实践活动的规范性与正式性。
活动前期,实践队成员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他们通过电话、邮件等多种方式,积极与目标社区取得联系,详细介绍了实践活动的目的、内容、时间及人数等信息,并得到了社区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双方就活动细节进行了深入沟通,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实践队成员们按照约定时间准时抵达社区。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下,实践队成员们首先参观了社区环境,了解了社区的基本情况和服务设施。随后,在社区会议室,实践队与社区领导及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会上,实践队负责人详细汇报了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和预期成果,并表达了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为社区带来积极影响的愿望。社区领导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座谈结束后,实践队按照社区要求,提交了相关材料,并正式申请在社区进行实践活动的盖章认证。社区工作人员认真审核了材料,对实践队的准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顺利完成了盖章手续。在盖章认证完成后,实践队员们迅速投入到实践活动中。他们根据前期制定的计划,分组深入社区各个角落,开展了一系列贴近民生、服务群众的活动。有的成员协助社区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有的成员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心理辅导,还有的成员则参与到了社区的文化建设和志愿服务中。通过这些活动,实践队成员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为社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改变。
这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蓬勃发展,还深入了解了社区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作为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团队成员将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报效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为实践队在江西省博物馆前合影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 红色烽火·党史传承 近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以实际行动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金城兰州留下了深刻的青春印记。 实践团抵达兰州
7月17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黄花集团,与企业负责人何小强厂长深入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并在企业周边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相结合,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图为团队成员到访企业合照。秦佳雨
7月14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樊晓莹和李思敏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咸阳市秦创原总部大厦人才大市场,开展了一场以“解码陕西工业密码”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互动交流,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感受秦
7月19日,盛夏的华州,阳光铺洒在古朴的街道上,“秦创原赋能成长”三下乡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此集结,带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探索,奔赴一场与华州皮影的深度之约。此行,我们不仅要触摸这项非遗艺术的温度,更要用行动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团
当马勺脸谱的浓烈色彩遇上凤翔泥塑的质朴线条,会碰撞出怎样的文化火花?7月15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宝鸡凤翔,专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勺脸谱凤翔泥塑双料传承人何万昌,解码传统工艺的质量基因,记录非遗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