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需求下深入基层感悟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变革。2024年7月15日,长安大学赴陕西商南“青春同筑梦·聚力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商南县二郎庙村香菇生产基地、茶叶生产基地、露营地进行实地调研。
在村干部汪秀云主任的带领下,实践队一行人前往村里的香菇生产基地,路上汪主任简单介绍了基地的基本情况。作为二郎庙村的支柱产业,村里建有21个香菇种植大棚以及一个大型香菇烘干厂。群山环绕的地形,导致雨后的水汽笼罩着整个乡村,营造了适宜香菇生长的温湿的环境,借助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香菇产量颇丰。
汪主任介绍香菇种植过程
香菇大棚中的香菇种植情况
据汪主任介绍,在长安大学的精准帮扶下,二郎庙村于2018年成功建立了香菇产业基地,依托村民丰富的种植经验,基地迅速起步并成效显著,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香菇基地秉持生态环保理念,提前制备香菇菌棒,优化种植模式,减少资源依赖,展现绿色农业新风尚。香菇种植周期自秋至春,每根菌棒稳定产出多轮高品质香菇,这得益于村民的辛勤劳作与精细管理,保障了品质与产量。生态香菇的丰收吸引了众多加工企业,促进了农业经济繁荣,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此外,汪主任还提到了种植香菇中面临的天气挑战,二郎庙村加强防洪防汛建设,有效保障了产业的稳定发展。
参观完香菇生产基地,紧接着,汪主任为我们介绍了茶叶基地的基本情况,据悉,二郎庙村茶叶基地目前有800亩,已科管400亩,其中村集体茶园230亩,分散种植茶叶90亩,合作社于2017年在富沟新建5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并投入使用,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在汪主任的带领下,实践队来到了村里的茶叶生产厂,并介绍了炒茶叶的各种设备。独特的环境条件,培育了二郎庙村的特色茶叶。
实践队与汪主任合影留念
二郎庙村同时致力于农旅结合的新发展模式的探索,近两年新建立了“山也·椅子”露营地及特色民宿,对于旅游民宿问题,汪主任是这样回答的:“民宿修建好之后,要先自己去住一住,去找一找问题,自己体验好了,游客们也才有可能住好。”在露营地建立初期,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厌倦了城市的喧嚣,他们更加向往宁静的乡村生活。游客数量虽然增多,但二郎庙村的服务态度丝毫未松懈,让游客们有最好的体验,是二郎庙村追求的目标。未来需继续扩大宣传力度,并于其他产业有机结合,以保障露营地及民宿产业持续发展的活力。
露营地建设情况
通过对二郎庙村各大产业基地的参观调研,实践队对村里的产业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亲身体验到了二郎庙村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潜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村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力量。在二郎庙村,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助力乡村产业振兴,长大学子一直在路上。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宋昊昕 马嘉炜) 寻文脉根魂,守古韵新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夏文脉寻踪团于8月27日奔赴潼关,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依托建筑、规划专业优势,深入古城街巷、博物馆及历史遗迹,在实地调研中锤炼专业技能,为当地文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 红色烽火·党史传承 近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以实际行动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金城兰州留下了深刻的青春印记。 实践团抵达兰州
7月17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黄花集团,与企业负责人何小强厂长深入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并在企业周边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相结合,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图为团队成员到访企业合照。秦佳雨
7月14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樊晓莹和李思敏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咸阳市秦创原总部大厦人才大市场,开展了一场以“解码陕西工业密码”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互动交流,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感受秦
7月19日,盛夏的华州,阳光铺洒在古朴的街道上,“秦创原赋能成长”三下乡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此集结,带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探索,奔赴一场与华州皮影的深度之约。此行,我们不仅要触摸这项非遗艺术的温度,更要用行动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