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邮电大学赴陕西榆林“青春无毒行—禁期社会毒宣传”暑实践活

西安邮电大学 2024-07-24 浏览: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邹义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动员青年大学生参与禁毒斗争,增强大学生的禁毒意识,聚力共筑禁毒防线,2024年7月21日上午, 西安邮电大学师生前往陕西榆林市禁毒教育基地,开展“青春无毒行—禁毒宣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44e60c28ccb98a9c42050f8a5d2e69.jpg

图为实践团队抵达榆林市禁毒教育基地合影 (陈思良摄)

活动伊始,讲解员先给我们讲述了我国禁毒简史和榆林市禁毒工作情况发展历程,让我们直观深刻的看到了榆林近年来禁毒工作的突出成就。我国已有200多年的禁毒历史,是世界上禁毒最早的国家,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禁烟活动发生在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海滩集中销毁鸦片。民国时期至建国初期,陕西烟毒泛滥成灾,鸦片在榆林流行普遍,一些军阀、土匪、恶霸豪绅以此为业,他们由山西,内蒙古等地贩回,又贩往北京、天津、西安等地,榆林成为烟毒的集散地。仅榆林城就有大烟馆144个,染有烟毒的人占全县人口的1/10左右。根据中央指示精神,1952一1953年全区范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禁烟、禁毒运动,专区成立了禁烟禁毒委员会,专门领导此项工作。榆林县在县城和镇川成立3个戒烟所,对一般吸食烟毒者进行隔离治疗,从根本上消除烟毒的危害,多数吸食者在戒绝烟瘾后身体恢复了健康,积极地投入了工农业生产。经过几年的打击,全区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基本得到遏制,吸毒人员几乎绝迹。

c3dfaf763738aed326e31ce0007178c.jpg

图为相关工作人员为我们讲述我国不同时期关于禁毒工作相关政策 (陈思良摄)

活动过程中,我们认真聆听、仔细观察、积极提问,展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和对禁毒知识的浓厚兴趣,在讲解员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各个展厅,展厅采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充分运用微电影、专题片、多媒体投影等大家喜闻乐见的现代传媒形式,结合毒品实物模拟展出、家庭模拟场景、游戏互动等方式,集中展示了我国禁毒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禁毒工作的批示、常见毒品和毒品危害知识、禁毒历史知识、拒毒防毒知识。

4fa4a2acdb11af11ab87de1a43ea5c9.jpg

图为团队成员在参观展厅和体验设备 (陈思良摄)

团队成员邹义合同学表示,我们作为青年一代,总是被寄予厚望同时面对质疑。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禁毒意识和拒毒能力。我们认识到,禁毒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回应期待、粉碎质疑,我们不是被荼毒的一代,我们是坚定的新一代。我以后将积极投身于禁毒宣传和教育活动中,用自己的行动为禁毒事业贡献力量,共同创造一个无毒的社会环境。

禁毒教育基地的工作人员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参观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远地毒品,健康成长。相信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将有助于减少大学生接触毒品的可能性,为社会营造更加清朗的环境。

d134d6f202a492954604537d8e7333d.jpg

图为西安邮电大学师生同禁毒教育基地工作人员合照留念 (陈思良摄)

责任编辑:邹义合
相关文章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 红色烽火·党史传承 近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以实际行动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金城兰州留下了深刻的青春印记。 实践团抵达兰州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7月17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黄花集团,与企业负责人何小强厂长深入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并在企业周边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相结合,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图为团队成员到访企业合照。秦佳雨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7月14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樊晓莹和李思敏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咸阳市秦创原总部大厦人才大市场,开展了一场以“解码陕西工业密码”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互动交流,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感受秦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7月19日,盛夏的华州,阳光铺洒在古朴的街道上,“秦创原赋能成长”三下乡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此集结,带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探索,奔赴一场与华州皮影的深度之约。此行,我们不仅要触摸这项非遗艺术的温度,更要用行动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团

匠心守艺 青春赋能——材料学子探访非遗大师何万昌的

匠心守艺 青春赋能——材料学子探访非遗大师何万昌的

当马勺脸谱的浓烈色彩遇上凤翔泥塑的质朴线条,会碰撞出怎样的文化火花?7月15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宝鸡凤翔,专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勺脸谱凤翔泥塑双料传承人何万昌,解码传统工艺的质量基因,记录非遗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