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宣传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7月14日至17日,在研究生辅导员寇文娟的带领下,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社会实践队前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市,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优秀文化为主线,前往兰州市博物馆、天水市博物馆、兰州战役纪念馆、天水大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地,将“学、思、讲、做”有机结合,在行走间进行了一堂“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大思政课”。
图1 实践队合照
追溯红色起源,提振初心使命
7月14日至15日,实践队前往兰州市烈士陵园、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兰州战役纪念馆,通过聆听讲解,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甘肃抗日救亡、实现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感悟“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行程结束之际,一行人在无数英雄先烈的注目下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初心使命。
7月16日至17日,实践队走进邓宝珊将军纪念馆,感受革命前辈的英雄气概和为民情怀,郑重宣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在天水大革命历史纪念馆,感受红军长征、过境天水的执着勇毅,实践队员有感而发,一堂基于天水大革命历史的微党课应运而生。
图2 实践队在兰州战役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
图3 实践队在天水大革命历史纪念馆学习
传递文化瑰宝,汇聚复兴力量
在兰州市博物馆,实践队员见证了金城兰州从马厂文化的久远到齐家文化的兴起,从汉唐时期的丝路要津、宋明之际的烽火渡口到现代都市的崛起与繁荣;在天水市博物馆,实践队伍了解到天水五大文化,见证丝路辉煌、佛教东传,源浚流长、百花齐放;伏羲庙中,实践队学习华夏民族人文先贤之一——伏羲的伟大功绩,散落在庙宇间的华夏元素与传统符号令一行人驻足观望,久久思索。
图4 实践队在伏羲庙聆听讲解
扬自强之精神,担时代之重任
7月15日,实践队与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土木工程研究生党支部开展支部交流共建活动,互相分享支部建设经验,并就“党支部特色亮点挖掘、党员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党建与科研加强结合”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
会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了兰州大学全国力学学科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和兰州大学校史馆等地,学习兰州大学叶开沅先生、周又和院士等科学家及科研团队“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感悟兰州大学“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精神。实践队员感叹:“作为青年党员我们要不断向前辈先贤学习,不负青春韶华,坚持潜心钻研,在科研学习中奉献青春力量!”
图5 实践队与兰州大学土木工程研究生党支部开展交流共建活动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通过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队员均表示,要做好民族文化的继承人、传播者,做好红色故事的记述人、守护者,把爱党爱国融入实际行动,贡献青春力量,不负时代重任。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